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地方動態

貴州省以查處的國企腐敗問題為鑒查“病根”開“藥方”

2018年06月21日11:08    來源:貴州日報

原標題:我省以查處的國企腐敗問題為鑒查“病根” 開“藥方”

圖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貴州有限公司組織干部職工學習《貴州省國企違紀違法警示錄》。

全面從嚴治黨,國企不是例外。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空前力度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國企延伸,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以零容忍的態度深挖嚴查了一批國企違紀違法問題,以鐵的紀律為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據統計,2015年以來,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國企黨員、干部立案1114件1303人,處分1160人,移送司法機關128人,挽回經濟損失近1.7億元。被立案查處的人員中,屬於企業領導干部的有441人,佔比33.8%﹔中層管理人員320人,佔比24.6%﹔其他人員542人,佔比41.5%。

日前,貴州省組織召開全省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對進一步全面提升全省國企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作出具體部署,同時還通報了典型案例,並印發了國企領域典型案例匯編,對企業黨組織主體責任缺失、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管黨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治企管企制度閑置空轉等問題進行集中畫像,並開出“藥方”。

根本“病因”是主體責任缺失 黨的領導弱化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而近年來一些國有企業卻出現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虛化、弱化等問題,黨建工作沒有很好地與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有機結合,甚至出現“兩張皮”現象。

遵義市道路橋梁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建勇32歲就走馬上任道橋公司董事長,作為“一把手”,他隻抓業務不管黨務。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充耳不聞,對黨的紀律、國家法律法規更是不知、不懂、不用,認為黨建工作是“虛招”,是搞“花架子”,要把公司的業績搞上去才是硬功夫,而對國家法律法規、國有企業管理的相關規定學習則嚴重不足,“竟連國有企業‘三重一大’的文件,公司在2013年下半年才開始學習。”

在主體責任的缺失下,員工的政治業務學習幾乎為零,以致走上重業務輕黨建,企業抱團腐敗的不歸路。截至案發,道橋公司相關人員共套取私分國有資金3000多萬元,涉案73人,其中徐建勇、代明溢、李明強三位“老總”共計分得1200余萬元,徐建勇個人得款共計550余萬元。

中國移動貴州分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羋大偉也是放棄了“根”和“魂”的典型,羋大偉在其建立的權錢“交易規則”中爛了“根”,丟了“魂”,做起了“兩面人”,台上講反腐、台下搞腐敗,自己帶頭違規違紀,對下更沒有底氣管理。在羋大偉的示范帶動下,公司部分干部上行下效,紛紛在“撈錢”上前赴后繼、有恃無恐。最終,6名中層干部因犯受賄罪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而在貴州水礦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總資產幾百億元,在崗職工2萬余人的國有獨資企業,集團黨委自1991年以來,竟然多年沒有召開過黨代會,長期沒有換屆。

黨性的缺失、權力的任性,根源是徐建勇、羋大偉等人全然忘記黨委的身份,管黨治黨不力,黨建和經營“兩張皮”,錯誤地認為隻要有利於公司發展,什麼都可以做,在抓經營生產的同時,忽視、淡化黨建工作,使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難以有機融合,嚴重弱化了黨委對重大事項的決策權,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未能有效發揮。

要克服國企中黨建和經營“兩張皮”現象,就必須加強和完善黨對國企的領導,繃緊黨風廉政建設這根弦,切實發揮國企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在把方向、管大局上真正保落實。同時必須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決策、執行和監督各個環節中的權責,真正使黨組織負責人把管黨治黨責任扛起來。

“一把手”缺乏監督

“關鍵少數”是腐化墮落重點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力量,國有企業領導人,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肩負著經營管理國有資產的重要責任。但部分國企管理人員甚至“一把手”,把企業當“家業”,把自己當成國企“老板”,追求“老板”的權力,享受“老板”的待遇和排場,以權謀私。

對於七冶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委員、總工程師,七冶金沙建設項目有限公司原執行董事、總經理、法人代表張澤進來說,在企業,自己就是說一不二的“老大”,一聲令下、財務人員三下五除二,就將1000萬公家巨款騰挪私借給處於虧損狀態的民營煤礦。

張澤進本人擅自決定、隱瞞不報,上到上級公司,下到金沙公司沒有召開過黨委會、董事會或經理辦公會研究此事,相關班子成員事先、事中沒有一個人知曉此事。時隔一年,個別領導甚至等到網上都出新聞報道了才“后知后覺”。

用權如此任性的,還有貴州開投公司原董事長趙家興,趙家興一人拍板,就向世紀神奇公司借款6000萬元,安排其子趙亮實際控股的貴州黔商投資有限公司“認領”5%股權,實際非法獲利1510萬元。

張澤進、趙家興等國企“一把手”,因為缺乏監督,在權錢交易中迷失了自己,把國有資產心安理得地當成是自己的個人財產,追求享樂、喜好應酬、隨意揮霍,嚴重危害了企業的政治生態,損害了企業形象,影響了班子隊伍的穩定性,侵蝕了職工的根本利益。

深究全省部分國企“一把手”的違紀違法行為,根源在於未正確對待公權力,不正確看待自己的地位、待遇和福利,把權力、功勞和榮譽視為驕傲自滿、任性妄為和謀取私利的籌碼。同時,“老板化”的行事作風也折射出部分國企管黨治黨失之於寬鬆軟,“兩個責任”落實不力等問題。

反思國企運行之漏和監管之疏,唯有把國企“一把手”的絕對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依法設定權力、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才能有效約束“一把手”在用權時不專權、不越權、不謀私,進而保障整個企業政治生態風清氣正。

“父子兵”“夫妻檔”

“一人得道”全家上陣成重災區

家,是溫馨的港灣,家庭廉潔,是家人廉潔履職、平安工作的前提保障。而一些國企人員忽視家風建設的重要性,利用自己在企業擔任領導職務的便利,為配偶、子女或親屬經商辦企業謀私利,進而上演“父子兵”“夫妻檔”“全家腐”等腐敗現象。

畢節市七星關區天河城建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宋邦友召集其弟宋某國,由宋邦友“坐鎮幕后”,宋某國具體“操盤”,並找來商人李某某,在兩年時間裡,就在倒天河三期流倉橋至陸家橋截污干管工程、倒天河三期一號路工程、百裡杜鵑大道及安置工程、德溪二號路延伸工程等工程中“精誠合作”,獲利頗豐。通過提前透露信息、設置投票附加條件、向下屬打招呼等方式為相關人員謀利,通過特定關系人受賄800余萬元。案發后,拔出蘿卜帶出泥,宋邦友關聯的天河公司、德溪公司、建筑商以及家人近20名涉案人員相繼落網。

“自己對家屬行為方面管得不嚴,有時明知存在問題,但又不敢去大膽管理,放棄了對家人的管理也是可悲的。”這是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譚定華的深深懺悔。細查發現,譚定華的所有違紀細節,都有一個明顯的情形:“老公辦事,妻子收錢”。茅台酒經銷商找妻子陳某,陳某出面攬活、收錢,譚定華負責“照單辦事”,這樣的惡性循環使譚定華越陷越深。

前門當官后門經商,前面倒下后面跟隨,這樣的家族式、寄生性腐敗不斷上演。貴州省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家興利用權力造就“父子公司”,帶著兒子謀取不義之財﹔貴州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廣電網絡公司畢節市分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黃某違規違紀為妻子、兒子等親屬經商謀利提供便利……

可以說,不管是放棄對家人的管理,還是被家人拉下水,抑或是與家人“合謀”,在宋邦友、譚定華等國企領導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上,家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人掌權全家致富,“全家福”變“全家腐”,“家族式”腐敗現象的背后,是國企領導人在親情面前沒有足夠的廉潔定力,經不住家人的勸導和親朋的圍攻、誘惑,利用職權便利為家人收好處、拿回扣、收錢財,最后是害了家人、毀了自己、敗了全家。

宋邦友等人的慘痛教訓充分証明,國企領導干部必須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決心,才不至於陷入全家腐敗的漩渦。在家庭廉潔問題上,國企領導干部必須深刻認識、端正態度,切實管好身邊人,家人相互提醒、互相支持,在關鍵時刻提出善意的忠告和勸誡,家庭和諧幸福美滿的生活才能恆久致遠。

利益輸送權錢交易

堵塞監管漏洞是關鍵

作為國企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國企領導人集中掌控了企業的重要資源,管理著大量資金,決定著工程項目的承包與實施,可謂責任重大。而一些國企負責人認識不到手中的公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在“糖衣炮彈”的轟擊之下,把組織交給的“責任田”當作個人的“自留地”,想方設法用公權謀取私利,利用手中的經營權、管理權,搞利益輸送、權錢交易,以獲取巨額的灰色暴利。

利益輸送,表現形式多樣,“感謝費”“好處費”等自欺欺人說辭是不少國企領導人走向貪腐之地的誘餌。貴州盤江投資控股集團原副總經理王立軍作為上市業務的具體負責人,手握“大權”成為各方“勢力”爭相拉攏的對象,在接受王某所在的深圳某証券公司成為盤江精煤股份有限責任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獨立財務顧問,而王某送給王立軍245萬元“感謝費”后,王立軍卻開始犯起了愁,“收錢不是問題,但要‘手段高明’”,不能留下明顯的權錢交易痕跡。王立軍先是以合伙投資為名,邀請好友李某某一起投資炒股,然后用李某某兒子劉某的名義在王立軍妹妹王某竹所在証券公司開設証券賬戶,將大部分賄款作為本金存入到該賬戶中,所得收益也歸李某某分配,自認為這樣就可以“瞞天過海”。

無獨有偶,貴州省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景剛也是經不住金錢的引誘,為利益驅使,把權力作為謀取私利、滿足私欲的工具。在會上,他反復要求干部職工要守住底線、不越紅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淨淨做事,而私底下卻與合作方蠅營狗苟,搞權力尋租、利益輸送。隻要收到合作方送予的錢物,就為他們在資金撥付、貸款、利息豁免等方面大開方便之門,大肆收受“感謝費”達266萬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王立軍、張景剛等人用公權力收受賄賂的行為猶如國企內部的一隻毒虫,不斷啃食國企的“肌體”,挖空國企的“內臟”,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巨額利益輸送的背后,是對公權力的依附,也是國企管理人員權力過分集中的體現。

要斬斷利益輸送的紐帶,必須加強對國企領導干部的教育、監督,遏制其貪腐欲望。一方面,要強化警示教育、紀律規矩教育,促進國企領導人筑牢廉潔從業之堤,自覺抵制不正之風侵蝕,培養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另一方面,企業應重視對國企領導人的監督,加強對其權力的約束,強化企業廉潔風險防控,完善財務制度、嚴格企業財務管理,重點對資金使用審批、劃轉、撥付等操作實行全面規范和全程監督,保証企業資金合理流動、規范使用和安全運轉。

心理失衡貪欲作祟

理想信念動搖是關鍵推手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企所涉及的項目越來越多,干部面臨的誘惑和考驗也越來越大,有的看到個體老板住別墅、開豪車、盡情享受,就心理失衡,貪欲泛濫﹔有的越過道德倫理底線,把金錢和女人當成了人生追求。

貴陽市原金陽新區建設投資集團拆遷安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雷看到個體老板“文化不高、素質不高,一個工程就可以賺幾百萬”,就對金錢的認識出現了偏差,將國家征拆資金當成自己的“盤中肉”,騙取征收補償款共計690余萬元。有了金錢還不夠,還與重慶某女長期保持不正當男女關系,並多次通過匯款等方式給其人民幣90余萬元。

中國儲備糧管理公司鬆桃直屬庫原副總經理金正平,看到身邊老總都過上了“體面的生活”,金錢觀、價值觀逐漸迷失,做起了買彩票中大獎的“白日夢”。為了能不勞而獲、一夜暴富,金正平節衣縮食穿梭於大街小巷彩票投注站。一次偶然的機會,金正平被安排臨時主持工作,手中的權力瞬間成為他大肆購買彩票的金鑰匙。主持工作一年,金正平就利用手中的權力挪用公款366萬元,全部用於購買彩票。

蔡雷心理失衡做起香車美女夢、金正平身陷彩票美夢難以自控,都是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出了問題,放棄了立場、放棄了原則。而為了滿足色情和美色欲望,通過偽造公章、做假賬等方式,一步步套取國家資金,屢屢作案、次次得逞,手段極其簡單,卻屢屢得逞。充分暴露出企業在營造健康的企業文化上的差距,也暴露出資金管控制度上的漏洞和監督管理上的疏忽。

理想信念是總開關,理想信念的“總開關”擰不緊,就會得“軟骨病”,就會栽跟頭。思想上鬆一寸,行動上就會鬆一尺。擰緊“總開關”不是一時一刻的事,而是要時時刻刻保持,國有企業黨員干部要堅定不移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覺接受監督,敬畏黨紀,嚴守思想防線、嚴格自我約束。(黔清風)

(責編:邱王紫藤、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