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1日15:4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感謝組織對我的挽救,我辜負了大家的信任……這次教訓讓我醒悟了、長了記性,請鄉親們接受我的道歉,監督我改正錯誤,在哪裡跌倒就讓我在哪裡站起來!”近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雅縣古勒巴格鎮奧吐拉庫勒達西村的退賠道歉會上,村委會副主任熱合麥提·伊代圖拉現場鞠躬悔錯。
把扶助6戶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的1萬多元,“借用”到該村庭院硬化的“面子工程”上,自認為是“應急”的小聰明,卻讓熱合麥提·伊代圖拉受到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本以為就這麼過關了,沒想到還要在大會上講清問題,現場退賠少發的錢,公開向群眾認錯,以后再也不敢犯了。”說起會上當“主角”的感受,熱合麥提·伊代圖拉說“就像架到火上烤一般”,這樣的警示讓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針對查處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沙雅縣紀委監委堅持一案一通報、一村一警示,採取“大會退賠道歉”“書記現場宣講”“大喇叭廣播”等方式,在178個村開展警示教育。
這是新疆以案明紀明法開展警示教育的一個例子。據介紹,自治區紀委監委針對查處的典型案例,開展多種形式的警示教育,讓“該吃藥的人吃藥”,做好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
“你的處分到期了,如果方便,我們想和你談談,聽聽你的想法……”“受處分后,在單位感覺抬不起頭,思想上有些消極,紀委的同志主動對我回訪,組織上也沒有放棄我,我一定擺正心態,調好狀態,努力工作!”通過回訪教育,庫爾勒市299名違紀黨員干部卸下了思想包袱,自加壓力投入工作。
採取與本人見面談話、聽取被回訪人所在單位主要負責人及黨員群眾意見等方式,開展回訪教育﹔建立受處分人員回訪教育檔案,全面掌握其動態信息﹔在回訪中了解處分執行情況,掌握受處分人員狀況,進而幫助解開思想“疙瘩”,輕裝前行……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扎實開展回訪教育。
“對查處的黨員干部進行回訪教育,是對審查調查工作的延續,體現的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做好這篇文章比查辦一起案件作用更大、更有意義。”從處分決定執行到對受處分人員回訪,自治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田升感觸頗深。
“案件出來了,人員問責了,事情就算完了嗎?”喀什地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武洪斌帶隊,深入發案單位“解剖麻雀”,將梳理出的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表現形式,以問題清單方式印發各級黨組織,啟動“大宣講、大反思”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對照反思,逐級報告個人反思剖析情況,抓實以案促改工作。
作為自治區紀委監委首例留置案件,喀什地委原委員、莎車縣委原書記王勇智案查結后,自治區紀委監委以視頻會議方式,在該地區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地縣鄉村四級近20萬名黨員干部接受教育,地委還從政治生態層面開展對照查擺,不僅查出問題,更要改出成效。
監委成立后,審查調查的大量問題涉及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如何抓教育、補漏洞、做防范,成為自治區以案促改行動的重點。
審判庭中,當事人痛哭流涕作著認罪悔罪陳述﹔旁聽席上,一個個黨員干部表情凝重,情理、法理交融,讓現場的聽眾受到很大觸動……這是克拉瑪依市紀委監委今年組織的第二場“以案釋法”旁聽庭審活動,來自市區兩級170余名一把手“零距離”接受預防職務犯罪教育。
據當地紀檢監察機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案件剖析、警示通報、旁聽庭審、監察建議、巡察監督等方式,持續壓實整改責任,既體現對黨員干部的嚴管厚愛,又向黨組織傳導責任壓力,推動了懲戒結果向預防機制的轉化。
“我們要結合查處的典型案例,在以案明紀明法抓教育的同時,更要標本兼治抓整改,做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不斷增強審查調查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自治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說。(記者 辛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