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毫無戒懼,“杰出青年”赴末途

——海南省供銷合作聯社原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簡純林嚴重違紀問題剖析

2018年01月03日15:0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毫無戒懼,“杰出青年”赴末途

“作為黨委書記,你回答一下什麼是‘兩學一做’?”

“……這個,我不太清楚。”

作為海南省供銷合作聯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的簡純林,竟然連“兩學一做”是什麼都不知道,著實讓執紀人員“大跌眼鏡”。“他黨性全無,心中無戒,這是他違紀的根源。”執紀人員說。

曾經,簡純林在很多人眼中是幸運的。他從基層干部成長為海南省供銷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屬於正廳級。他聰明干練、年輕有為,家人朋友皆以他為榮。他還曾經獲得過第八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

一個人什麼時候容易犯錯誤?就是志得意滿、一切順利的時候,耳朵再也聽不進提醒的話的時候,自我膨脹、唯我獨尊的時候,就容易隨心所欲,隨心所欲而又不能做到不逾矩,就要出問題了。

這位昔日的“杰出青年”,因為膽大妄為、目無法紀,使自己從一個深受組織信任的黨員領導干部,蛻變成為一個違紀違法的反面典型。

2017年5月8日,海南省紀委對外宣布對簡純林進行紀律審查,這也是新一屆省委查處的第一個正廳級領導干部。

1 負隅頑抗,對抗組織調查

當執紀人員把他帶往辦案點的時候,他依然氣焰囂張:你們這樣做,你們領導知道嗎?然后,他就開始了自己的“表演”:裝病,偽造証據、串供並指使他人翻供。他總是自作聰明,以為能瞞天過海,其實他的違紀問題就是從他向組織提供虛假情況暴露出來的。

2016年5月,省委巡視組在核實省供銷社違規發放獎金的問題時,簡純林為了隱瞞真相,授意省供銷社財務審計處副處長陳某某起草了虛假說明,並提交給省委巡視組,稱省供銷社不存在任何違規發放津補貼的情況,意圖欺騙、干擾巡視組的工作。但事實上,當時的海南省供銷社直屬企業全面虧損,簡純林在這種情況下卻虛報財務數據,騙取了全國供銷總社同意省供銷社用利潤發放獎金的批復。

2013年至2014年,海南省供銷社通過弄虛作假的方式,以發放“年度綜合獎”“優秀獎”等名義,違規發放獎金242.84萬元,其中簡純林共領取13.79萬元,后退還。

2017年3月,簡純林在得知省紀委在核查其違紀問題后,立即找到涉案的老板許某,要求其按照自己口徑把一筆300萬元的賄款說成是正常的借貸。許某按簡純林的要求對省紀委做了虛假陳述,后經執紀人員教育,許某做了真實交代。但迫於簡純林的壓力,許某又向省紀委提交一份內容虛假的聲明,否認之前承認的事實。

假的真不了,正是簡純林的做賊心虛,充分暴露了他的違紀事實。

2 自作聰明,大搞權錢交易

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紅線,是不可逾越的雷區,可是在簡純林這裡卻是視而不見、置若罔聞,頂風違紀,不收斂、不收手。除了違規發放獎金,簡純林依舊我行我素違規公款吃喝、購送購物卡……本應由個人承擔的餐費,隨著簡純林一聲令下,通通都能報銷。他利用手中的權力指揮供銷社的財務人員安排下屬幾家單位拆分報銷,甚至明目張膽地將白酒、洋酒等項目直接入賬。偶爾有下屬企業的會計對此提出質疑時,身后有簡純林撐腰的財務總監便呵斥說:“沒有簡主任,你會有這個錢嗎?錢是簡主任給的,讓你怎麼報就怎麼報!”

2007年下半年,簡純林要求省供銷社超標准購買一輛價值約45萬元的越野車作為自己的公務用車,為規避車價超標不能納入公車編制的問題,將車價拆分為三張發票報銷。后因群眾舉報,簡純林便指使他人以虛假出讓的方式將該車登記在一公司名下。該車繼續由他使用到2009年。2015年6月,省紀委就此事向簡純林進行函詢,其在書面說明中予以否認。

簡純林身為領導干部,卻帶頭違紀,把黨規黨紀當兒戲,他的恣意妄為、肆無忌憚令調查組的同志瞠目結舌:“感覺在簡純林領導下的供銷社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在乎,甚至無視。”究其原因,關鍵在於其黨性缺失,紀律意識淡薄,對紀律和規矩缺乏敬畏之心,最終害了自己。

會計出身的簡純林懂經濟、擅財務,但作為一把手的他,並沒有把所學知識運用到企業經營和干事創業上,反而把心思放在了隱蔽謀財上。在這方面頗為自信的他,從來就不拘泥於簡單的當面贈送,通過“移花接木”來掩人耳目,才是簡純林最為得意的手段。他曾經在一定范圍內狂妄放言:“我所收受的財物,組織上是查不出來的。”

2002年至2015年期間,簡純林先后利用職務便利,為老板陸某在承攬工程及拆借2000萬元流動資金等方面提供幫助。陸某為感謝這位“老朋友”的傾力幫忙,多次向簡純林賄送財物,共計320萬元。為規避風險,其中250萬元,簡純林要求以陸某的名義辦理了房產認購手續,但實際購買人為簡純林。

2011年,“老朋友”鄭某找到簡純林,讓其幫忙推動股權轉讓,將省供銷社與該公司合資成立的海南省農資公司60%的股份轉給第三方。簡純林幫鄭某促成此事之后,鄭某便以“投資款”的名義,送給簡純林300萬元。為了掩人耳目,簡純林又將錢款改為“借貸合同”,並偽造虛假的還息憑証。

他先后以三種名目收受這筆錢,並將這筆錢轉賬了七次,不斷變換款項的名目,實際上是通過偽造一個合理化的名目,來掩蓋自己搞權錢交易的違紀事實。

不廉則無所不取,利欲熏心的簡純林完全脫離了正軌,他自信地認為,自己所謂的專業知識,能夠讓他處理好自己收受賄賂可能承擔的風險,企圖蒙混過關。其實,他卻一步步落入了自己親手編織的“陷阱”。

3 無心學習,忙於培植羽翼營銷自己

簡純林深耕省供銷社近十年,在此期間,他不斷培養自己的親信,擴大勢力范圍。財務總監是他從別的部門調過來的,一些核心崗位上全是他安排的“自己人”。這樣,他就越發能一手遮天、獨斷專行。“小圈子”裡的人為了報答他的“提拔重用”,便“投桃報李”,隻要是他的“招呼”,無不“綠燈放行”,這更加助長了他的囂張氣焰。

簡純林經常和一些老板稱兄道弟、勾肩搭背,受人蠱惑,往往將一些不靠譜的項目拿到會上與領導班子談論,並大肆宣揚這些項目未來的前景多麼可觀。在省供銷社,民主集中制形同虛設。在會議決策時,偶爾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簡純林便撂下狠話:“如果誰不同意,就滾蛋!”久而久之,也就沒人敢反對了。

經他拍板投資的項目,有的錢投出去便不了了之了,有的則變成債務糾紛,至今仍在打官司。曾與其共事的一名干部坦言:“隻要簡純林插手的項目,最后都得虧損,給供銷社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腳踏實地的簡純林變得對發財更加迫切。尤其覺得自己升遷無望后,開始感到對家庭和兒子的愧疚,希望用金錢補償。

他不再學習研究業務,做什麼都是隨心所欲。對單位組織的學習活動,僅做表面功夫,或以自己有事、忙為借口缺席。對中央的政策、要求更是一問三不知。平常,工作人員也很難在辦公室看到他,因為比起政治學習、經營企業,簡純林更熱衷於到上級領導面前“營銷”自己,大講特講自己的“成績”,把自己打扮成“改革家”。但經他“改革”后的省供銷社,實際上虧損連連。

作為正廳級干部的簡純林被任命為海南省供銷社(副廳級單位)的一把手,實屬職務“高配”,組織希望他到這個崗位上去干出點成績。作為“杰出青年”,他一路順風順水,39歲即提拔為副廳級領導干部,40歲當上縣委書記(副廳級),后又提拔為正廳級。面對組織的信任,本應以身作則,帶領企業謀發展。但他卻不知珍惜,不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對自己放鬆了要求,理想信念滑坡。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一個人不管當到多大干部都要有組織紀律性,職位越高組織紀律性應該越強,慎獨慎微,才能不出問題,否則,苦果自吞。

經查,簡純林嚴重違反政治紀律、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廉潔紀律,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2017年7月24日,簡純林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面對組織給予這麼好的條件,自己仍然不滿足,不好好珍惜,卻見錢眼開,為企業辦事,人家給錢就要,毫無顧忌,把黨紀國法放在腦后,忘記了黨規黨紀,忘記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忘記了組織多年的培養,我后悔,非常后悔……”他的懺悔姍姍來遲。(記者 申晚香 張璐 通訊員 譚龍圓)

【懺悔錄】

我叫簡純林,1958年生,今年59歲,工作40年時間。

我一時糊涂犯下了嚴重錯誤,非常后悔,也非常痛心,日夜難眠,度日如年。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小時候家裡很困難,生活很艱苦,周六周日學校放假回家都要幫助家裡干活,父親經常跟我說,我們家裡就你一個兒子,將來就靠你了,你要好好學習,將來好好做人、做事,努力工作,能夠出人頭地,為家人爭光,為國爭光,服務人民,千萬不要做違法事情,我說知道了。所以在學校很努力學習,工作后也按照父親的要求拼命工作,妻子也配合,為了支持我工作,讓我更加安心,辛苦了一輩子,沒有享受過一天,省外都沒去過。兒子小時候多病,我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

為了實現父親的願望,我拼命地工作,得到了領導的重視,組織上的栽培,從一個基層干部一步一步走來,我在很多人眼裡很幸運,也非常羨慕我,家人以我為榮,感到自豪。如果不收別人好處費,不違法,我順利退休后每個月有1萬元的退休金,妻子也有6000元,一家生活應該過得很好,很幸福。面對組織給予這麼好的條件,自己仍然不滿足,不好好珍惜,卻見錢眼開,為企業辦事,人家給錢就要,毫無顧忌,把黨紀國法放在腦后,忘記了黨規黨紀,忘記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忘記了當時入黨宣誓,忘記了組織多年的培養,辜負了組織和領導的栽培,辜負了組織和領導的希望。沒有很好學習,學習黨章,學習習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沒有學習好黨規黨紀,沒有學習好法律知識、廉潔自律規定,沒有認真改造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沒有很好把住自己的底線,造成一時糊涂犯下嚴重錯誤,感到非常后悔,后悔就后悔在不該收受人家的錢,后悔就后悔在出現問題后,沒有抓住機會主動跟紀委領導把問題講清楚,主動承認錯誤,主動交代問題,敢於面對,把自己交付組織去處理,而是心存僥幸,鬼迷心竅,認為可以蒙混過關,到頭來落到這個地步、這個下場。我對不起黨、對不起組織、對不起領導。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隻有對組織老實、對黨忠誠,主動交代問題,主動承認錯誤才有出路。貪財有何用,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黨和人民給的權力,理應用來好好服務人民、造福人民,報答組織的培養,千不該,萬不該,利用黨和人民給的權力收取錢財,謀取私利。

通過這次組織對我執紀審查,通過學黨章,重溫入黨誓詞,特別是學習了“相信組織依靠組織”這篇文章,通過紀委領導的扎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讓我深刻認識到組織良苦用心,我深受教育,幡然醒悟,我向組織主動交代問題,講明情況,講清問題,真心向黨懺悔。

我對收取人家這些錢財感到非常后悔,也非常難過,我真心向黨懺悔,保証今后對黨忠誠、對組織老實,堅決不做違法事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

懇求組織給我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利用我40年搞農業管理的經驗、技術、銷售網絡,無償為農民提供服務,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摘自簡純林懺悔書)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