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落馬高官密集進入司法程序彰顯反腐決心

39名“大老虎”獲刑創十八大以來之最

2017年12月21日08:11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

原標題:39名“大老虎”獲刑創十八大以來之最

  1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原委員、重慶市委原書記孫政才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孫政才成為十九大后首位被立案偵查的原副國級官員,消息一出立即擠佔各大媒體頭條。

  2017年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司法機關重拳懲腐的第5個年頭。近一年來,不管職務多高、權力多大,隻要涉嫌犯罪,決不姑息,一系列司法懲腐成果可圈可點,令人目不暇接。

  《法制日報》記者今天梳理發現,截至1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網站公布的職務犯罪信息多達313條,其中新增立案偵查原省部級以上官員25人,提起公訴18人。在檢察機關已起訴的原省部級以上官員案件中,已有39人獲刑(含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趙黎平二審案件)。

  立偵落馬高官25人

  除孫政才外,天津市委原代理書記、原市長黃興國,河南省委原常委、原政法委書記吳天君,國家安全部原黨委委員、副部長馬建,湖南省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張文雄,廣東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書記李嘉……

  查辦原省部級“大老虎”一直是檢察機關反腐的重頭戲。今年可謂“好戲不斷”,最高檢共依法對25名原省部級以上干部職務犯罪案件立案偵查,比2016年多了4名。

  十九大召開前,司法反腐加速,迅速查辦了一批落馬官員。如7月18日一天,最高人民檢察院便連續發布對福建省原省委副書記、省長蘇樹林等5名原省部級高官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的審查決定。9月,又有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等5名原省部級官員進入司法程序。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說,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落馬高官密集進入司法程序,不但彰顯了我國始終保持反腐高壓不放鬆的態勢以及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的決心,更是表明了我國反腐運行機制的有效運行,以法治的思維懲治腐敗,決心將懲治腐敗最終落實到不斷強化法律和制度的建設上來。

  記者注意到,一批早已被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查處的“大老虎”,今年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

  2月6日,被稱為國安系統“首虎”的馬建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而早在2015年1月16日,官方便發布了馬建落馬的消息,至被立案偵查已逾兩年之久。

  共同參與了2015年“股災”“救市”的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黨委委員,副主席姚剛與主席助理張育軍,兩人分別於8月31日、9月16日被檢察機關宣布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而這已距2015年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二人接受組織調查也已過去近兩年時間。

  記者梳理發現,2017年有18名原副部級以上官員被提起公訴,除了河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張越,廣東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書記李嘉案開庭尚未宣判外,16人均已獲刑。

  “老虎”月月有過堂

  9月2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黃興國受賄案,對被告人黃興國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

  當時,黃興國已是今年第39位獲刑的原省部級以上落馬高官,刷新了“大老虎”獲刑的記錄。據了解,2016年共有34名“大老虎”領刑,2015年領刑的“大老虎”數量為16人,2014年為4人。2017年獲刑“大老虎”數量創十八大以來之最。

  從原省部級高官開庭審理的密集度上看,每月都有“大老虎”被公開審理或宣判。5月31日,人民法院對包括中國電信原董事長常小兵、浙江省寧波市原市長盧子躍、國家統計局原局長王保安等在內的8名原省部級官員宣判,一日審下8虎,這在“審虎”史上尚屬首次。

  8月4日,河南省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王珉受賄、貪污、玩忽職守案,對被告人王珉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據了解,遼寧賄選案中牽涉的“大老虎”,今年已有4人獲刑。其他3人,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陽、鄭玉焯,遼寧省委政法委原書記蘇宏章分別於5月獲刑。此外,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李文科也於今年5月被最高檢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

  7月25日,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揚州市人民檢察院沒收山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任潤厚受賄、貪污、巨額財產來源不明違法所得申請一案公開宣判,裁定沒收犯罪嫌疑人任潤厚違法所得並上繳國庫。

  據悉,任潤厚是反腐重災區山西落馬的“八虎”之一。其余“七虎”均於去年年底前獲刑。因任潤厚病亡,其所涉案件並未實質進入司法程序,此次檢察機關提起沒收違法所得程序,標志著對山西“八虎”貪腐行為的最終清算。

  庄德水說,對任潤厚提起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對潛在的腐敗分子具有強烈警示意義,過去有些貪官在貪腐行為即將暴露前,往往會抱著“犧牲一人,幸福全家”的念頭選擇自殺。違法所得沒收程序改變了人死就無法追究的局面,給潛在腐敗分子及其家屬造成心理壓力,無形中提高了反腐的威懾力,是法治反腐的一大進步。

  懲貪官不吝用重刑

  5月26日上午,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的執行死刑命令,對趙黎平執行了死刑。趙黎平成為十八大以來首個被執行死刑的“大老虎”。

  5月27日,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市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因犯貪污、受賄、挪用公款、單位行賄、濫用職權、徇私枉法6宗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武長順成為繼白恩培、朱明國之后第三位被判死刑緩期執行的“大老虎”。

  對落馬高官不吝重刑,是十八大以來我國重拳反腐的重要特點。記者梳理發現,除死刑外,今年以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奚曉明、國家統計局原局長王保安、廣東省原副省長劉志庚、安徽省原副省長楊振超等9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使十八大后被判處無期徒刑的人數增至19人。

  此外,今年獲15年以上有期徒刑落馬高官達到12人,其中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原副局長孫鴻志獲刑18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原常委、自治區政府原副主席潘逸陽獲刑20年。

  今年10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百名紅通”1號人員楊秀珠貪污、受賄案,判處有期徒刑8年,並處罰金80萬元,追繳其貪污、受賄所得2639萬余元。

  對楊秀珠的宣判,是我國海外追逃追贓重大勝利。我國在重拳打擊腐敗的同時,加大追逃追贓工作力度,將外逃腐敗分子最終繩之以法的工作一刻也沒有鬆懈。

  據了解,截至2017年10月,我國已從90多個國家與地區追回外逃人員3587人,追回贓款95.41億元人民幣。從2014年9月開展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到今年9月,檢察機關已從40個國家和地區遣返、勸返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216人。而隨著12月6日“百名紅通人員”第28號李文革回國投案,全國“百名紅通人員”已到案51人。

  □辦案故事

  將計就計挖出嫌犯受賄百萬巨款事實

  自貢“女亮平”的24小時

  “我交代,有個承包工程的老板雷某送過我20萬元。”今年5月,一個平常日子的星期二晚上9點,四川省自貢市人民檢察院的辦案工作區內,該市某局副局長張某面對一大堆工程資料,在偵查人員的連續訊問下,終於開口了。

  在辦案工作區偵查指揮中心視頻監控前,看到兩名年輕偵查員眼角肌肉細微的跳躍,自貢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局長楊熙琳也長舒了一口氣——張某在同一系統內擔任多年的領導職務,是一位有在檢察機關兩次“全身而退”經歷的“老運動員”,一塊典型的“硬骨頭”。這次,張某從早上9點到案,到現在不過12個小時,沒想到會這麼順利就交代問題,看來真是事不過三?!

  楊熙琳把監控鏡頭切換到張某的正面,觀察對象在交代問題后的神態變化是她多年來形成的習慣。幾秒鐘后,楊熙琳心中一緊,她完全感覺不到張某在交代問題后的放鬆。旋即,她一面指揮偵查人員不露聲色,繼續深挖細節,一面安排另一組人迅速鎖定行賄人雷某。

  隨后不久,張某又交代了案發前,自己聽到風聲,害怕事情敗露,親自到銀行取了20萬元現金,把雷某約到自家樓下,在雷某車上退贓並串供的情況。整個過程清楚、自然。

  凌晨1點,工程老板雷某到案,交代的情況與張某基本吻合。

  凌晨3點,行受賄雙方的筆錄和自書材料均已搞定,楊熙琳在值班室和衣而臥。

  次日上午9點,楊熙琳在辦公室翻看案件材料,及時消除証據間的矛盾也是她多年來的辦案習慣。忽然,她發現,這筆行受賄雙方均已交代的20萬元賄賂款涉及的工程總價才20多萬元。

  一定有問題!事不宜遲,楊熙琳親自審訊行賄人雷某,將雷某在張某職權范圍內所做的10余個工程一一比對。強攻之下,雷某終於承認,送錢不是因為這個工程,而是其他工程,之所以這樣交代,是事前二人串供的結果,目的是為了當庭翻供,從而金蟬脫殼。同時,雷某也交代了串供當日,張某退贓細節,並說“由於時間很短,自己還來不及存銀行,這20萬元還原封不動在家中的衣櫃中”。

  楊熙琳立即安排一組偵查員帶雷某到其家中提取物証。看著兩名年輕偵查員抱歉的眼神,楊熙琳一邊安慰,一邊說:“識別對象是否給我們‘挖坑’,關鍵是看其交代的問題是否符合生活邏輯。”

  下午2點半,偵查員帶著雷某和一個裝著錢的“五糧液”酒袋子回到辦案工作區。看著這個“再生証據”,琢磨著張某的狡詐,楊熙琳靈機一動,叫偵查員“馬上聯系公安局,這20萬元既然是張某自己到銀行取的,這兩捆錢上勢必有張某的指紋……”

  聽到這話,雷某頓時臉色大變,扑通一聲跪在楊熙琳面前:“我錯了,我騙了你們……”

  原來,案發前,張某的確想退20萬元給雷某,取錢的銀行、裝錢的酒袋子、約定的時間、還錢的地點都沒錯,但雷某並沒有收下。為了幫助張某,雷某自己到銀行取了20萬元,放在家中以備不時之需。但二人萬萬沒有想到,檢察官會考慮錢上有沒有指紋的問題。

  接下來,雷某很快交代了在其所做工程期間,陸續向張某行賄100余萬元的事實。面對鐵証,張某也徹底繳械,其受賄100余萬元的案件告破。晚上9點,案件塵埃落定。

  對於從1986年就到檢察院工作的楊熙琳,這樣的24小時早已習以為常。作為自貢有名的“女亮平”,她在反腐戰線上可謂戰功卓著,早在2005年,就從市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的任上調任市紀委常委,后又到兩個區縣任檢察長,回到市檢察院后,在反貪局長的崗位上依然奮戰在反腐一線,直接承辦、領辦100余件貪污賄賂案件。

  反腐永遠在路上。作為檢察系統的“全國反貪專家人才”,楊熙琳現在正在進一步強化對黨章黨紀的學習掌握,為即將到來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做好准備。她說:“轉隸到監察委后,要盡快熟悉新的環境,適應新的角色,繼續戰斗在反腐一線,更好地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手記

  一名長期關注反腐敗動向的老新聞人曾開玩笑地對記者說:“過去,廳級官員落馬就覺得是不得了的事了。現在,落馬官員不到部級都感覺沒有新聞價值。”

  誠然,不僅僅是媒體人,普通老百姓目睹一個又一個“大老虎”被打落馬下,也變得“處變不驚”。這樣的變化,恰恰反映了我國反腐敗的常態化、制度化、法治化。

  立案偵查、決定逮捕、審查起訴、提起公訴、一審開庭、公開宣判,過去這些對於普通人有些陌生的程序信息開始伴隨著落馬官員的案件進展不斷被大家所熟知。其實,每個案件、每一步進展都被納入了法治軌道,無聲地傳遞著法治反腐的堅定立場。

  2017年是我國反腐敗斗爭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貪官膽寒、群眾稱快,注入了法治力量的反腐敗斗爭,迎來治本的曙光。

相關新聞


中紀委發布一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畫像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杰輝涉嫌嚴重違紀被查

圖解:警惕!中紀委揪出當前“四風”問題十余類新表現

遼寧省副省長劉強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

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魯煒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

十九大閉幕不到一月即打下"首虎"  反腐敗斗爭一刻不停歇

(責編:李源、姚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