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嚴懲用科研項目“圈錢”

2017年07月04日11:03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嚴懲用科研項目“圈錢”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王新海,因涉嫌貪污罪和行賄罪走上法庭受審。他利用擔任科研項目負責人的職務便利,單獨或伙同他人,套取科研經費共計576萬元。王新海案的審理,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全面從嚴治黨沒有盲區、正風肅紀沒有禁區,把科研項目當“圈錢”工具隻會身敗名裂。

  靠行賄拿科研項目,通過虛構他人勞務支出、冒用他人簽名、實際控制他人銀行卡等方式將錢裝進自己兜裡……做交易、飽私囊,王新海竟把潛規陋俗那一套用於科研領域中、用在損公肥私上,而這種以課題為幌子發科研經費的財,並非個案。從日前公布的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反饋情況看,“科研經費管理不嚴”也是高校廉潔方面的一個重要風險點。防止並治理科研經費使用中腐敗行為,已成為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

  現在,我國奔向世界科技強國的決心越來越大、步子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是對科技創新、科研攻關的扶持力度與日俱增。然而,科研領域存在的錯誤思想、不正之風,卻增加了科研經費流失、浪費的風險。有人衡量科研項目的大小,不是看這項研究的意義、成果的價值,而是看經費的多寡、收入的高低﹔有人拿到科研經費,並沒有全部用在刀刃上,而是想方設法套取挪用、侵吞蠶食。科研經費的資源浪費乃至腐敗滋生,不僅惡化了學術生態,對創新這個發展“引擎”也是極大的腐蝕。科研經費不是“唐僧肉”,科研領域也不是“碩鼠”的樂土,“王新海們”的結局即是教訓,當引以為戒。

  淡泊名利方能行穩致遠。有什麼樣的作風,才有什麼樣的作為。1958年,《工程控制論》翻譯成中文出版,錢學森得到1萬多元稿費。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可他直接捐給了中國科技大學力學系,用來給學生購買教學設備。前陣子,在高鐵二等座上筆耕不輟的劉先林院士,將畢生致力於測繪儀器國產化,曾用很少的科研經費,填補多項國內空白。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純粹的科學精神、淡泊名利的風骨,而這也正是科研領域需要大力弘揚的。

  剎住科研經費使用中腐敗的歪風不僅需要從品德作風上把持,也需體制管理的匡扶。“刮骨方能療毒,懲前才可毖后。”在當前科研經費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既要把“零容忍”真正落到實處,對隱身於科研領域的各類“蛀虫”嚴肅查處、絕不縱容。同時,又要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編織嚴密的制度籠子,從制度上防堵漏洞,斬斷尋租謀利的渠道,讓科研經費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鄧佑標)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