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發揮內外結合的監督合力

——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的講話

2016年12月03日14:4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發揮內外結合的監督合力

“要發揮國家機關監督、民主黨派監督、社會監督的作用,形成黨內監督與外部監督的有機結合,共同營造良好監督氛圍,共同保証黨內監督能夠真正發揮作用。”11月23日,中央紀委法規室主任馬森述做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在線訪談時說。

馬森述所強調的,正是《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六章中關於黨內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相關規定。

黨內監督和外部監督的出發點都是為了維護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者目標一致。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但僅僅依靠黨的內部監督還不夠。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完善監督體系,讓黨內監督和其他監督協調起來,才能更充分地發揮監督合力。

《條例》第三十七條明確規定,各級黨委應當支持和保証同級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等對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依法進行監督,人民政協依章程進行民主監督,審計機關依法進行審計監督。

“這條規定實際上為有關國家機關、審計機關等監督主體發揮監督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告訴記者,其目的是使這些監督與黨內監督形成互補,通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監督格局,清除監督死角,防止“燈下黑”。

與此同時,《條例》還對各級黨委與有關國家機關、審計機關等外部監督力量之間的銜接配合作出規定。例如,在紀律審查中發現黨的領導干部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犯罪的,應當先作出黨紀處分決定,再移送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處理﹔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依法立案查處涉及黨的領導干部案件,應當向同級黨委、紀委通報﹔等等。

馬懷德認為,這意味著各監督主體不僅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還應注意健全溝通協調機制,暢通信息共享渠道,實現紀法銜接,打破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局面。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重視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對黨的監督,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此次修訂的《條例》,則進一步將“各級黨組織應當支持民主黨派履行監督職能,重視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提出的意見、批評、建議,完善知情、溝通、反饋、落實等機制”納入黨的制度規范。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相互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系,決定了民主黨派在開展外部監督過程中責無旁貸、義不容辭。”河南省監察廳副廳長、九三學社河南省委常務副主委孫運鋒認為,民主黨派發揮監督作用關鍵要做好“三友”,即做榮辱與共的摯友、肝膽相照的諍友和相互幫助的益友。

民盟中央工作人員姚遠向記者舉了民主黨派開展監督的一個例子:中央當前高度重視精准扶貧工作,各民主黨派都會對某個對口省份的扶貧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今年下半年,民盟中央已經多次派出工作組到河南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提出了不少有針對性的建議。

“除每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集中提交提案外,日常調研后提出政策建議、參加黨外人士座談會等,都是民主黨派開展監督的有效途徑。”姚遠說,《條例》的相關規定為這些民主監督方式更好發揮作用創造了條件。

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是外部監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必要環節。

“我們黨有嚴密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麼接受組織和人民監督就天經地義。”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鏗鏘有力。

從運用“反‘四風’一鍵通”舉報窗口、“‘四風’問題隨手拍”等作風監督利器發動群眾監督,到巡視過程中充分調動群眾監督積極性﹔從加大對違紀違法和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曝光力度,到利用媒體平台對典型案例進行剖析和警示教育……四年來的實踐証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輿論監督是有效的,加強社會和輿論監督有利於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發揮社會和輿論監督的作用,要通過制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堅持問題導向,傾聽人民呼聲,不能回避或抵觸監督。”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汪洋說。

汪洋表示,《條例》向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提出“認真對待、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推動黨務公開、拓寬監督渠道,虛心接受群眾批評”的要求,為加強社會和輿論監督創造良好條件,對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規范和指導意義。(記者 閆鳴)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