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16:3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日,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正式頒布。不難發現,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正是其中一大亮點:在6600余字的《條例》全文中,提到領導干部多達29處。“關鍵少數”出鏡頻率之高,令人印象深刻。
《條例》明確把“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作為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要求重點監督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和關鍵崗位領導干部“政治立場、加強黨的建設、從嚴治黨,執行黨的決議,公道正派選人用人,責任擔當、廉潔自律,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情況”。
“加強黨內監督必須從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做起,這是黨章的明確規定和黨的一貫要求。”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汪洋對記者說。
誠如所言。翻開黨章,總綱中“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不斷完善黨內監督制度”的規定清晰明確,黨章第八條、第十條、第三十三條也提出了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監督的要求。
回顧過往,無論是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監督”,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中重申“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抓住“關鍵少數”、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都表明突出“關鍵少數”始終是強化黨內監督的重點,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
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研究員陳堅分析,黨內監督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是由其示范作用與引領地位所決定的,同時也是防止權力腐敗的必要手段和解決當前黨內問題的關鍵。“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就牽住了黨的建設的‘牛鼻子’。”
相比廣大黨員群體,領導干部雖居少數,但身處關鍵崗位、關鍵領域、關鍵環節,對所在地區和部門、單位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領導干部既是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弘揚者,也是政治生態的風向標。他們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就能以點帶面、以上率下。反之,則可能給黨的形象和威信造成損害。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如果違紀違法,很容易產生催化、連鎖反應,影響一個地方、部門和單位的政治生態,甚至造成區域性、系統性、塌方式腐敗。
此前熱播的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中,就有不少慘痛教訓——
山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聶春玉自己帶頭跑官、買官、賣官,把整個班子和隊伍都帶壞了,那些向他行賄的官員,同時也在收受自己下屬的賄賂﹔
時任中石油一把手的蔣潔敏為謀私利亂開“綠燈”,他的下屬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成了幫凶和同謀﹔
……
據統計,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查處了200多名高級干部,其中不少人都是在一把手任上出了問題。
“權力為何能夠如此任性?關鍵就在於監督缺位。”陳堅認為,在有些地方和部門,由於上級對下級一把手多是給政策,鼓勵多、監督少﹔同級和下級又無法對他們形成有效監督,很容易造成一把手權力監督盲點。
“什麼都要抓一把手才行,管住了一把手,就管住了問題的絕大部分。”蔣潔敏的話,是對自身教訓的沉痛反思,也是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警示提醒。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六中全會上指出,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抓好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組成人員是關鍵。把這部分人抓好了,能夠在全黨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正是認准這一點,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行之以躬,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召開民主生活會,自上而下激揚清風正氣﹔反腐敗無禁區、零容忍,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將巡視工作從中央向地方推進,層層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領導干部的約束多了、特權少了,公仆意識增強、官僚習氣消退,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逐步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共識。
汪洋認為,對於領導干部來說,這部《條例》的修訂出台,不僅意味著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受到的監督更加規范化、制度化,也意味著在守紀律、講規矩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更嚴了。
例如,《條例》總則規定,“黨的領導干部應當強化自我約束,經常對照黨章檢查自己的言行,自覺遵守黨內政治生活准則、廉潔自律准則,加強黨性修養,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各章中加強對領導干部監督的規定也十分具體。
“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清醒地認識自己崗位的特殊重要性,增強自律意識、標杆意識,既要認真貫徹《條例》,積極開展監督,做一名合格的監督者,同時也要把自己擺進去,自覺接受監督,習慣在監督的環境下工作。”汪洋說,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領導作用,帶動全體黨員,將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引向深入。(記者 閆鳴)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