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4日13:43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見到他,已是一尊定格的遺照:寬闊的額頭,圓圓的臉龐,方框眼鏡架在鼻梁上,兩撇胡子蓋住微笑的嘴角,朴實中透著和藹可親。
這是一個平凡的漢子。但他卻用49年的短暫人生,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扎根紀檢崗位14年,離世前還在堅持工作﹔10年來,審理的700多件違紀案件沒有一起申訴復議﹔從沒因為自己和家人的事情向組織開過一次口……他就是浙江省淳安縣紀委案件審理室原副主任——余延安。
工作証上,他的笑容依舊祥和,就像他從未離開。
驀然低首,有淚落下。
選擇了這份擔當,在崗一天就要盡責一天
2002年5月,余延安從淳安縣二輕工業總公司調入縣紀委信訪室。自那以后,他一直堅守在監督執紀第一線。
當時,淳安縣來信來訪總數常年居高不下。為了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淳安縣紀委推行“多辦少轉,下管一級”的舉措。於是,去鄉鎮調查信訪件成了余延安的日常工作。
2003年初,一份舉報宋村鄉宋村村黨支部書記李某濫用職權、打擊報復的信訪舉報件,擺到了余延安的面前。他帶著剛到信訪室不久的王偉霞,來到宋村鄉,在會議室裡與舉報者一直談到晚上9點。“有一個談話對象晚飯喝醉了酒,余延安堅持等他清醒了再談。這一等就是3個多小時。”談起那次信訪調查,王偉霞記憶猶新。最終,問題水落石出,李某被給予黨紀處分,村民的心平了,氣也順了。
“基層信訪工作繁瑣復雜,難度和壓力都很大,沒有強烈的責任心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余延安平時話少,但干起事來特別認真。他經手的每一個信訪件,都要經過十分認真的調查,才會進行答復。”時任縣紀委信訪室主任的方向東回憶。
2003年下半年,大墅鎮大墅村原村支書方某,因亂砍濫伐林木以及受賄問題,經縣紀委查實,移送司法機關依法判處有期徒刑7年。但部分村民根據村裡賬目梳理出129個問題,多次聯名上訪,希望加重判罰,事情在當地鬧得沸沸揚揚。
作為信訪件主辦人的余延安,深知問題的復雜性。他立即找來案卷,對村民反映的129個問題逐一展開調查。那段時間,到辦公室最早的,是他﹔去食堂最遲的,是他﹔離開辦公室最晚的,還是他。不到1個月的時間,余延安完成了長達76頁的調查報告。這時的他雖然面容憔悴,但已經了然於胸。
信訪反饋當天,大墅村會議室裡圍坐著30多位情緒激動的村民。大家七嘴八舌,場面非常混亂。余延安見狀,用當地土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信訪焦點和關鍵問題耐心解釋,漸漸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從下午1點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多,整整10個小時!余延安的反饋不僅專業,而且坦誠。他把村民們提出的129個問題捋得一清二楚。最終,村民代表一致表態,“老余,我們相信你。這個事情就到此為止,我們不再上訪了!”就這樣,一起群體訪、重復訪被余延安化解了。
由於長期高強度工作,余延安被查出患上了糖尿病。醫生告誡他一定要注意休息,千萬不能勞累。可一出醫院,他就把檢查報告塞進包裡繼續工作。身體浮腫,他一聲不吭﹔腿腳潰爛,他默默忍受﹔視力下降,他也不在意。
有人問他:“你是老同志了,身體也不好,干嘛這麼拼?”
余延安說:“我們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受得住這樣的辛苦。隻要在崗一天就要盡責一天。”話雖平淡,卻是余延安14年紀檢工作的真實寫照。
承辦的每一起案件,都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2005年1月,淳安縣紀委進行干部工作調整,余延安來到了案件審理室工作。雖然只是科室的調整,但工作的內容和性質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一方面,如何准確無誤地做好定性量紀,對余延安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隨著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執紀審查案件數量大幅上升,工作量也急劇增加。然而,余延安審理案件的質量並沒有因此下降。
在余延安的眼裡,案件審理是一條不可忽視的生命線,案件審理把關嚴,紀律審查的質量相對就高。同事汪愛蓮曾親眼見識過余延安工作中的“吹毛求疵”。2013年在審理一起案件時,余延安發現材料當中唯獨少了一份任職情況。“違紀者擔任的職務與接受黨紀處分的事實之間到底有沒有關聯?”余延安的心裡打上了一個問號,他堅持要把材料補齊。
“從這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延安是在很仔細很認真地審理這些案件。”提及三年前的往事,汪愛蓮仍對余延安認真較真的態度打心眼裡佩服。
2015年7月,姜家鎮紀委對玉泉村多名干部違規違紀問題進行查處並上報縣紀委。余延安和同事認真審核,提出4個案件中有3個處理偏輕的意見,按程序報批后向鎮紀委作了反饋。
“余主任,一下子處理這麼多人,從開展工作考慮,可不可以相對從輕一點?”聽到消息,姜家鎮紀委副書記章允海抱著案卷,匆匆趕來跟余延安商量。
“紀委必須依規執紀”,“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越往后執紀越嚴。”余延安有理有據,態度鮮明。姜家鎮黨委最終按照縣紀委提出的意見,對玉泉村違紀黨員干部做出了嚴肅處理。事后,余延安還給姜家鎮黨委書記打電話溝通,得到了書記的理解和支持。
審理是執紀審查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每審理一個案件,都需要翻閱厚厚的案卷,對照黨紀黨規逐條逐項細致核對,沒有一點坐冷板凳的精神,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余延安不僅堅持了10年,而且沒有一天鬆懈和疲怠。10年來,他審理的700多件違紀案件,沒有一起申訴復議。
在多年紀檢工作中,余延安感到,基層執紀審查固然很難、很辛苦,但對業務能力的要求卻一點兒也不能打折。審理案卷之余,他總結工作心得,編寫了《淳安縣基層紀檢組織案件辦理審理實用手冊》和《紀檢監察案件審理模擬案卷》兩本書。如今,這兩本書仍是全縣紀檢監察干部必備的業務指導書。
糖尿病引發多種並發症,病痛襲來,余延安仍以百倍赤誠的心去擁抱他熱愛的工作。去年1月23日,他因多器官衰竭,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脫離生命危險后,查出他患上了尿毒症,必須每天花費10多個小時進行腹膜透析。就算這樣,他仍然堅持每天坐公交上下班。直到去世,很多同事都不知道他是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當了紀檢干部,對自己的要求要比普通黨員更高
余延安出生在淳安縣大墅鎮老嶺村一個普通農家。小時候父親常常跟他說:“路過別人家的果樹,頭都不要抬。自己家的果子採下來要分給別人吃。”朴素的話語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在幼年余延安心裡烙下了深刻印記。
到縣紀委后,余延安始終牢記著一句話:“我是紀委的干部,對自己的要求要比普通人更高。”多年前,一位熟人想請余延安幫個忙,送了一箱牛奶。在讀小學的兒子余亨想打開喝一罐,卻被余延安厲聲阻止:“這個牛奶不能打開,我要退給他的。你想喝,等會我去給你買。”年幼的余亨並不理解父親的做法,直到長大后才體會到父親的堅守。
余延安去世后,妻子汪海女整理他的遺物時,在錢包夾層裡發現了一張8000元的銀行匯款票據。“從來沒有聽延安提起過。”汪海女覺得很疑惑。經核實,這8000元是同事們得知余延安病情加重自發捐款給他的,而他卻轉贈給了癱瘓在床的大學校友方有仁。
事實上,余延安家中並不寬裕。這些年來,他的妻子下崗,兒子考上大學,加之每月要還房貸,日子時常捉襟見肘。單位領導和朋友考慮到余延安家的困難,都曾提出幫他妻子協調解決工作。可余延安不止一次地說:“因為我是紀檢干部,不能走特殊途徑給老婆安排工作﹔欠了別人的人情,會影響我今后干執紀審查工作。”
“他從來沒有向我們提過任何要求,也沒有因為身體不好耽誤工作。有時候遇上疑難問題,他還主動站出來解決。”每每回憶與余延安共事的點點滴滴,許多同事都眼中含淚。2015年初,考慮到余延安的身體狀況,單位安排了一輛車和一名干部陪同他去杭州做進一步治療。可沒想到,第二天,余延安在哥哥的陪同下坐大巴去了杭州。“生病畢竟是自己的事,不能佔公家的便宜。”面對家人的不理解,他如此解釋。
余延安不僅擁有杭州大學哲學系的學歷,從事過經濟工作,還獲得了律師資格証。作為在紀委工作了14年的“老同志”,有資歷、有能力的多面手,他卻顯得有些“不求上進”。淳安縣紀委的中層干部,每兩年都要重新競聘上崗。2012年,別人都報了名,余延安卻沒報,組織上再三動員,他才報名競崗。2014年,余延安又沒報名,這次他婉拒了組織的多次挽留,堅決從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來。面對旁人的不解,余延安說,“不管在什麼工作崗位,都一樣為紀檢監察事業出力。我身體不好,還是把機會多留給年輕人,讓他們快快成長。”
這就是余延安,基層紀檢戰線上一名普通的紀檢干部。他沒說過什麼豪言壯語,在他身上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有的只是踏實做人、認真做事。他用忠誠干淨擔當的品質,書寫出一名紀檢干部無愧無悔的一生。(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李鵑)
堅守的光輝
回憶余延安短短49歲的人生,周圍的親人、同事、朋友都想不起他說過什麼豪言壯語,也找不出他有過什麼耀眼的榮譽、轟轟烈烈的事跡。可就是這麼一個平凡的漢子,數十年如一日,默默堅守著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堅守著紀檢干部的責任擔當,堅守著對人民群眾的庄嚴承諾!
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他,是真正的英雄。
從事紀檢監察工作14年,余延安本可以按部就班的晉升職務,可他卻選擇“把機會留給了年輕人”﹔領導朋友紛紛施以援手,余延安本可以解決妻子的工作,可他卻擔心“欠了人情會影響紀檢工作”拒絕了﹔多器官衰竭每天腹透10多個小時,余延安本可以在家休息療養,可他卻堅持“隻要在崗一天就要盡責一天”。
一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不為名、不為利,為的是自己對黨的無限忠誠,對共產黨員身份的彌足珍重,為的是對紀檢監察干部職責的初心不改,為的是對黨和人民利益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守。
余延安,就像千島湖重重山峰上那一塊塊普通的石頭,寂靜無言、質朴無華﹔就像千島湖中的點點滴滴的萬頃秀水,平和無爭、深邃遼闊。
抬首凝望,浮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個長期堅守在執紀監督一線的身影、深夜堅守在寒雨孤燈下的身影、生病時仍堅守在紀律審查現場的身影……他們是一群普通的紀檢監察干部,余延安是他們中的一員。
在一份份驕人的成績單上,我們看不到他們的名字,但正是這群忠誠、干淨、擔當的衛士,維護著黨章黨規黨紀,維護著黨和人民的利益,在平凡堅守中散發出永恆的光輝。(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李鵑)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