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9日07: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網重慶8月28日電 (記者李堅)詹祥萍是重慶市渝北區雙鳳橋街道瓦房村村民。近日,在外務工的她收到一條短信,上面寫著上半年村干部及其直系親屬享受惠民政策的情況,享受政策類別、享受金額一目了然。和詹祥萍一樣,渝北區22個鎮街、343個村(居)的村民,都可以通過村務公開欄、聚居點公示欄、廣播、電視、短信、微信群、QQ群等方式,查看村(居)干部及其直系親屬享受惠民政策的情況。
為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基層,遏制群眾身邊的“蠅貪”,今年6月,渝北區紀委出台新規,要求村干部及其直系親屬享受惠民政策情況必須全面公開。公開對象為: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副主任,以及綜合治理專干、綜合服務專干等村專職干部(以下簡稱“村干部”),社區專職工作者參照執行。公開內容為村干部本人及其配偶,以及戶籍關系在村干部任職村的父母、岳父母(公婆)、子女、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享受惠民政策的情況,具體包括低保、救災救濟、臨時救助、扶貧、慰問、種糧直補、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林補助、危舊房改造、土地復墾、計生獎補、高齡和失能補貼等12項惠民政策。
“我個人的事情,為啥子要公示?”龍興鎮同樂社區黨委書記李育會向自己的公公提出公示要求時,老人的第一反應是不理解。李育會解釋道:“普通群眾享受惠民政策都要公開,作為村干部的親屬更要帶頭公開,否則怎麼能讓群眾信任我們?”老人最終同意了。李育會說:“以前群眾總覺得干部可能優親厚友,現在信息公開透明,群眾不再‘霧裡看花’,質疑的聲音也少了很多。”
渝北區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周科介紹,村干部及其直系親屬享受惠民政策情況每年6月和12月集中公示,先由村干部本人進行申報,村黨組織通過會議集體審核、走訪調查等方式,對填報情況進行核實,村紀律監督小組加強監督檢查,審核后的相關資料由村黨組織存檔備查,並上報鄉鎮黨委備案。審核通過后,村黨組織召開黨員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就村干部填報情況向黨員、群眾進行通報說明,接受與會人員質詢和評議。在此基礎上,將村干部填報情況進行匯總,在村務公開欄和村民聚居點進行不少於30天的公示。同時,渝北區紀委要求,公開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讓群眾知曉,以真正達到監督目的。
在查究環節,渝北區紀委要求,在公開公示結束后15天內,各鎮街紀(工)委要組織有關職能科室,對公開公示及社會反響情況進行隨機抽查和走訪調查,每次抽查的村子數量不少於30%。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29日 1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