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讓人眼前一亮的“黨言黨語”

米博華

2016年08月26日07:3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讓人眼前一亮的“黨言黨語”

  管黨治黨一大創新,是明確了黨紀嚴於國法,實現紀法分開。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特色鮮明,就是克服以法代紀的思維模式,強調用黨紀的尺子衡量,用紀律語言描述,體現依紀監督、從嚴執紀,真正把黨內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執行到位。正如中央領導同志所強調的,運用“黨言黨語”,突出黨內規則特色。關於這一點,許多文章多有論述,相信大家會有心得。

  不少黨員干部對“黨言黨語”的說法,感到眼前一亮,心中一動。有人說,這個說法激發了可能已經模糊的黨員意識﹔有人說,是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歷史記憶﹔還有人說,引發了許多對現實的思考。

  這裡說的“黨言黨語”,當然是對黨紀嚴肅性規范性的概括,同時也讓人聯想到豐富的時代和政治意涵。比如,新中國成立以前入黨的老黨員,對“兩個務必”一定耳熟能詳。因為,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是與真真切切的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故事聯系在一起的。現在五六十歲的黨員,對“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定爛熟於心。因為,翻天覆地的變化,是與撥亂反正、發展經濟、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的。不管時代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如果對“三大作風”一無所知,對“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甚了然……那實在不可思議。

  從黨的建設角度看,“黨言黨語”還有多方面意義:

  它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元素。有的單位的黨支部三五年沒有組織生活,什麼批評與自我批評,什麼密切聯系群眾,有的黨員不甚了了。有的甚至說,我就是群眾,還聯系誰呀!在有的人看來,沒有行政職務的黨員,好像就不是黨員,也不受組織管理。這恐怕還不是個別現象。

  它是黨員干部思想作風的折射。在有的地方和單位,我們基本上聽不到“黨言黨語”,聽到的倒是一些頗有江湖氣的稱謂與說法。如,“哥們兒”、“老大”、“擺平”、“意思意思”、“走動走動”、“潤滑潤滑”……甚至在黨內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些貪官在懺悔時就說道,拉幫結派往往就是從稱兄道弟開始,膽大妄為往往真的以老大自居,收受賄賂常常以“意思意思”自欺欺人。是不是有這個問題,值得反思。

  它是組織性紀律性的真實反映。在不同場合,作為黨員什麼話可以說,什麼話不可以說,應該是有嚴格自律的。有的黨員甚至領導干部,拿黨的方針、政策開玩笑,對黨的歷史包括革命先烈冷嘲熱諷,挖苦戲說。從種種放縱無忌、口無遮攔的語言中,看不到半點組織和紀律意識,甚至看不到黨員的影子。

  “黨言黨語”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比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就有大量新鮮的政治語匯:“誡勉談話”、“終身問責”、“通報曝光”,等等,都是這些年來的新概括。“黨言黨語”,更不是大話空話套話,而應該有生機、接地氣,像“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做不到寧可不寫,寫上就要管用”,等等,朴素直白,切中要害,一目了然,體現了黨建理論和實踐的創新。

  一定的語言造型反映一定的時代變化,這沒錯。但不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黨員本色不能變。說話辦事,舉手投足,即使不能求其全,但至少黨員就要有個黨員的樣子。(米博華)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