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公訴席上“打虎”斗士

2016年06月19日15:14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公訴席上“打虎”斗士

在辦理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原副廳長楊先靜濫用職權、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案時,她吃透十幾本礦產資源專業書籍,審查24本卷宗材料,起草了16萬字的審查報告,出色地完成支持公訴任務。

在辦理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安眾受賄案時,她針對案件事實和特點,梳理出90多條辯論焦點,逐一作答。在庭審當天,有力駁斥了辯護人的觀點,被贊為“教科書般的庭審”。

雖然她年紀不大,但已與多隻“老虎”在法庭上交鋒,令他們在法律和事實面前低頭懺悔。她就是安徽省蚌埠市檢察院公訴處副處長張倩,也是安徽省“十佳公訴人”最年輕的紀錄保持者。

三尺公訴席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上,張倩是一名“斗士”,用唇槍舌劍打了數百場勝仗,無一失手。

搶眼的公訴“新秀”

2003年夏天,張倩通過公務員招考,進入五河縣檢察院工作,擔任書記員一職。當時,張倩暗下決心,要盡快熟悉和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爭取早日能夠獨立辦案。

經過努力,張倩成為一名助檢員,工作積極性特別高。隻要一有機會,她就會主動爭取多辦案,也因此成長得非常快。在2007年舉行的全市檢察機關崗位大練兵中,她脫穎而出,成為一名搶眼的公訴“新秀”。

“當時市裡評比優秀公訴人,我們院裡推薦了張倩。說實話,我心裡是沒底的,一個剛工作不久的小姑娘,面對那些業務熟練的檢察官,到底行不行啊。”當時交流到五河縣檢察院擔任檢察長的張野(現任蚌埠市檢察院政治處主任)說。

在觀摩庭評比環節,不放心的張野來到現場旁聽,結果張倩的知識儲備和應變能力,令他眼前一亮。在市級評比中,張倩奪冠,順利進入省級決賽,最終獲得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績,榮獲“安徽省十佳公訴人”稱號。

那一年,張倩才25歲,成為全省最年輕的“十佳公訴人”。這一紀錄一直保持至今,無人打破。

教科書般的庭審

“我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全部認可,辯護人不要再辯護了。”去年4月2日,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江西省總工會原主席陳安眾站在蚌埠市中院的被告席上接受審判。在法庭辯論環節,他出人意料地打斷了辯護人的發言,當庭表示放棄辯護,認罪悔罪。

這一幕讓出庭支持公訴的張倩久久不能忘懷。這半年來,她與同事加班加點的努力沒有白費。

陳安眾案是最高人民檢察院交由蚌埠市檢辦理的,也是安徽省近年來和市檢歷史上首次承辦的省部級領導干部職務犯罪案件。張倩作為專案組成員承辦該案,可以說是“壓力山大”。

“陳安眾案有50多本卷宗,是2014年9月30日運送到我院的。”蚌埠市檢公訴處處長徐濤回憶說,之所以日期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第二天是國慶節。張倩利用7天假期的時間,把卷宗全部看完了。假期結束后上班第一天,她就交出了數萬字的審查報告和卷宗筆記。

為了把案子辦扎實,張倩做了大量、細致的案頭工作。由於陳安眾在國外有受賄行為,張倩梳理了言詞証據,例如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收了多少錢,收的是人民幣還是外幣。不僅如此,印証材料也要准備齊全,領導干部外出批件,出入境的時間,都得和陳安眾的口供對得上。再比如陳安眾經常到澳門賭博,他的同行人員是誰?從哪個港口出境的?這些都要與証據一一對應,不能出絲毫差錯。若是有一處對不上,很可能被辯護人“反將一軍”,說你指控的事實不成立。

“結合50多本卷宗,我把這些節點全部整理出來了。還羅列了90多條辯點,連帶把答案寫出來,反復進行庭前模擬。”張倩說,她也知道庭審時是提不了這麼多辯點的,但她必須把准備工作做足,做到無懈可擊。在庭審時,陳安眾的辯護律師所提的辯點果然全在她預測之中,被輕鬆“拿下”。

陳安眾案的庭審取得圓滿成功,得到了高檢院及其他省市院領導、同行的高度肯定,被譽為“教科書般的庭審”。被告人陳安眾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當庭表示不上訴。

“411”的溫暖燈光

平日裡,張倩為了辦案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但她還硬擠出時間主動攬起了司法救助的工作。

“要不是她幫忙,我的老伴沒有錢治病,我們孫女也沒錢讀書,這日子是過不下去的。”說起張倩,今年74歲的陳洪光很是感激。

原來,陳洪光的女兒與王某某發生感情糾紛,王某某採取潑洒汽油放火的方式,對陳洪光家進行打擊報復,造成其兒子死亡,老伴重傷。之后,陳洪光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但被告人並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張倩了解陳洪光家情況后,主動帶著他整理材料,申請到了10萬元的司法救助金,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由於公訴部門不像其他部門可以團體作戰,往往隻有一至兩名公訴人單打獨斗。孤獨,便成為很多公訴人對公訴職業的切身感受。而這份孤獨的背后,是公訴人的付出和艱辛。

在辦理陳安眾案時,張倩因為工作的高壓力和高強度,身體一度嚴重透支,導致免疫力下降,患上了荨麻疹。但就是這樣也強捱著到庭審結束才去看病,到現在張倩的臉上都還留有兩塊紅斑印記。

法庭上的強大“對手”

張倩辦理了很多大要案任務,每次都能漂亮地完成支持公訴任務。說起辦案秘訣,就兩個字:精細。

在提前介入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原副廳長、巡視員楊先靜濫用職權、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一案時,張倩了解到楊先靜分管全省礦產資源礦政管理工作,濫用職權主要涉及鐵礦探礦權出讓轉讓等方面。撇除該案本身就很復雜的案情不說,僅礦政管理這塊涉及到的專業、行業知識,對於外行人來說就很生澀難懂。對此,張倩調閱了十幾本礦產資源管理書籍,吃透礦產資源方面的政策法規,針對案件特點提出大量的完善証據意見和建議,均得到採納和認可。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后,張倩僅用3周的時間,審查了24本卷宗材料,起草了16萬字的審查報告,向法院提起公訴。16萬字,這相當於一本小說的厚度。

令蚌埠市中院刑一庭庭長馬雪鬆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在審理王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時,張倩可以把每一起吸存的時間、數額、滾動過程以及涉案人員與王磊關系倒背如流,甚至一度把辯護人都給講到“卡殼”,現場翻起案卷材料重找辯點。

張倩的嚴謹細致、認真負責,不僅獲得了同事們的肯定,還得到了“對手”們的欣賞。“在庭審中,辯護人和公訴人各自‘攻防’為陣。作為公訴方,張倩是一個強大的對手,我希望遇到這樣的對手,對自己是一種鞭策。”安徽治邦律師事務所律師迮傳兵說。(記者 范天嬌 通訊員 侯偉)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