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調悠悠,晚風撥動馬頭琴綿綿的思念。炊煙裊裊,牧場上傳說你動人的故事。這裡有遼闊的草原你美麗的家園,這裡有你深愛的人和深愛你的人……”一曲《草原之子》,唱不完人民群眾對牛玉儒的深深思念。
建黨90多年來,我們黨涌現出許許多多牛玉儒式的好黨員、好干部,他們修身律己、干事做人的精神,總能給人以感動和力量。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提出,“廉潔修身,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以先進典型為標杆,見賢思齊、奮勇前行,正當其時!
嚴於律己,實以修身
牛玉儒為群眾辦過很多實事、好事,可親戚找他“走關系”,他卻“六親不認”。
妹妹下崗后曾打來電話求助,牛玉儒卻說:“這事三哥不能管,下崗是個普遍問題,你們要自己多想想辦法,給別人帶個頭。”不少老家的親戚朋友聽說牛玉儒當了大官,去找他辦事,他總是婉言拒絕,讓妻子好好招待,領他們上街逛逛,帶上路費,送他們上回家的車。
“廉潔源於自律,墮落始於貪婪。”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和縣委組織部原副部長盧玉寶生前的日記中,他用這樣的格言警示自己。
妻子沒有正式工作,哥哥和妹妹常年在外打工,想找盧玉寶在企業安排個工作,他都婉言拒絕了。唯一一次的“妥協”,是見到招環衛工人的通知,讓年近古稀的父母穿上橘紅色背心。母親總是說:“這輩子沾他最大的光,就是給我們找了個掃大街的活兒。”
領導干部手中掌握著權力,“八小時之外”的交往常常影響著權力的運行。為此,河北省邯鄲縣委書記何志剛定下“三交三不交”的交友原則。即:廣交農民朋友,廣交基層干部,廣交為經濟發展作貢獻的能人志士﹔目的不純、套近乎搞感情投資的人不交,素質低下、社會交往混雜的人不交,品行不端、愛佔便宜的人不交。
何志剛多次在會上說:“凡是有人打著我本人或者親屬的名義找你們辦事,不但不能給予特殊關照,而且要嚴格按規定來辦。”
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為官先做人,嚴於律己,實以修身,慎獨心安,然后君子。這些故事均為修身養德、自省自律、從嚴從實精神的體現,亦是黨員干部不可缺少的精神“鈣質”。
傳家訓,立家規,樹家風
東漢楊震,官至太尉,曾有人勸其為子孫考慮,置辦產業,他卻說:“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從此,“清白吏”家風在楊家代代相傳。家族四代人連續擔任“三公”職務,個個清廉,成為“東京名族”。以楊震“四知”拒金典故命名的“四知堂”、“清白堂”,遍布海內外。
“四知”遺訓家聲遠,三相流芳世澤長。在渭南師范學院教授梁建邦看來,良好家風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黨員領導干部廉潔齊家,不僅能影響后代,還能贏得民心,引導社會風尚。
回顧黨的歷史不難發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非常注重立家規。
“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毛澤東同志要求子女樹立平民思想,告誡子女,“靠毛澤東不行,還是要靠你們自己去努力、去奮斗。不要把我挂在你們的嘴邊上去唬人,要做一個普通人。”
周恩來同志一向注重修身齊家,特意為親屬制定了“十條家規”,涉及晚輩不准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來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不許請客送禮﹔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生活要艱苦朴素﹔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內容。這“十條家規”既是周恩來同志對親屬的具體要求,更是嚴格自律的真實寫照。
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同志,經常對子女們講“挺起腰杆走路,夾著尾巴做人”的道理。女兒讀大學期間,星期日從學校乘坐公交車回家,途中要換三次車,需要兩三個小時。有一天,女兒冒著酷暑從學校回家,抱怨葉帥不派車接自己。葉帥一聽,厲聲批評說:“你以為這個車是給你們配備的嗎?因為我是替黨和國家工作,才給我用的車。一般老百姓可以坐公交車,你怎麼不能坐?你以為你是誰?”
好家風匯聚的是社會好風氣,傳遞的是正能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黨員干部要弘揚、傳承優良家風,抓好自身修行,管好家庭成員,以好家風來涵養好作風。
以先鋒為尺,照榜樣之鏡
“官職是擔當與責任,不是謀利工具。”這是時任湖南省桂陽縣委書記的廖桂生對下屬的要求,也是他帶隊伍的底氣。
如今,廖桂生已經升任湘潭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但他始終牢記“有權不可任性”。他的5個兄弟姐妹,至今全部在家務農,沒有一個沾光跳出農門。
在一些地方,一把手對地方建設項目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項目誰來做、規模多大等,都可以“說了算”。江蘇省常熟市委書記惠建林卻說:“我寧可不要這個權。權多了卻管不住自己,那就危險了!”
為了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常熟市出台了一整套制度,惠建林也把“從嚴”作為為政清廉之規。
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是鮮活的價值觀。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環境下,如何以“榜樣之鏡”照鑒“修身齊家之影”?
“正己修身,踐行‘嚴’‘實’。”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恆認為,“三嚴三實”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的諄諄告誡,為黨員干部立德、立言、立行立下了“坐標”。黨員領導干部要用“三嚴三實”照思想量行為,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將學習貫徹《廉潔自律准則》,立家規、傳家訓、樹家風作為黨員干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要求。”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教授賀夏蓉建議,領導干部家風建設要做到內外兩手抓。對“內”,明確領導干部的“家庭責任”,督促其做好“家長”。對“外”,對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進行嚴格的規范和監督。
賀夏蓉認為,應將領導干部家風納入政德考核范疇,擴大群眾參與,加強社會監督,及時發現“后院干政”、“家人斂財”的苗頭,加大對干部的問責力度。
(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