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巡視整改落實的情況都要“回頭看”,要揪住不放﹔不是一巡視了就完事,要出其不意,殺個“回馬槍”,讓心存僥幸的感到震懾常在。在傳統兵法戰術中,“回馬槍”講究的是“攻其不備”,要害是“致命一擊”。這個詞通俗易懂、言近意遠。河北省委堅決向中央看齊,把“回頭看”作為巡視鏈條的重要一環,把整改落實作為巡視的落腳點,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全力殺好“回馬槍”。
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從嚴治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政治巡視,在政治高度上突出黨的領導,在政治要求上抓住黨的建設,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王岐山同志也反復強調,巡視是政治巡視,不是業務巡視。這為我們進一步做好巡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明確了殺好“回馬槍”的政治定位。從巡視情況看,執行“六項紀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源就是黨的觀念淡漠、管黨治黨不嚴。古人雲,凡救其末,不若正其本。我省堅定政治定位,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把殺好“回馬槍”納入巡視整體布局,在工作中緊盯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三大問題”,牽緊“兩個責任”落實這個“牛鼻子”,抓住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這個“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追根溯源、強化問責、強基固本。2014年以來,分五批次對133個被巡視地方和單位殺了“回馬槍”,對整改不力的57名領導干部追責問責,先后約談了3個市主要領導和紀委書記、3個省直單位黨組書記、5位縣委書記,並責成有關市委、市紀委約談了47名縣級黨政主要領導和紀委書記。通過“回馬槍”,巡視發現問題整改完成率和問題線索處置率提高到了92%和98%,充分體現了巡視監督的韌勁和嚴肅性。
在目標任務上,推動問題見底
“回馬槍”要看問題有沒有見底。“問題見底”就是“回馬槍”的目標靶位。工作中,我省努力做到“三個堅持”:堅持政治紀律擺首位。我省在“回馬槍”工作中,首先看政治紀律的執行和落實情況,特別是對那些上演“變臉”戲法,巡視組一進駐就“哆嗦”、一撤離就“嘚瑟”的“雙面人”,進行重點關注、緊盯不放,以此帶動了其他紀律的落實。圍繞督促整改重著力。堅持循著問題去,盯著線索查,嚴格對照巡視報告、反饋意見、整改報告和移交線索“四本賬”,全面盤點、逐項“要賬”。具體工作中,堅持做到了“五必查”“一關注”,即查“兩個責任”是否落實、整改措施是否得力、發現問題是否整改、移交線索是否處理到位、整改效果干部群眾是否滿意﹔關注巡視后出現的新問題。2014年以來,發現未及時整改和處置的重點問題332個、具體線索502條,通過督促其再整改,起到了持續震懾的效果。實現問題線索“再發現”。注重把“再發現”“再震懾”作為重點,如同全方位、多角度CT掃描,使一個地方、單位“通體透明”,讓有問題的人無處藏身。2014年以來,我省在“回馬槍”中新發現問題192個、線索104條,對被巡視地方、單位持續形成了威力強大的“再震懾”。
在方式方法上,堅持做到攻其不備
“回馬槍”優勢是“短平快”,關鍵在“靈准狠”。在戰術打法上,我省堅持機動靈活、戰法多樣。在戰前准備上,根據任務、對象特點,量身定制工作方案,制作問題“明細表”、線索“明細賬”、信訪“明細冊”,做到謀定后動、有備而戰。在力量配備上,針對巡視組人員有較大變動的實際,注重發揮巡視辦和巡視組的雙重作用,科學編組、合理搭配,為高效完成任務提供力量保障。在戰術打法上,根據我省縣(市、區)多、全覆蓋任務繁重的實際,突出重點、兼顧全面,主要採取了兩種方式。一種是選配精兵強將打好“攻堅戰”。對問題突出、整改不力、群眾反映仍然強烈的重點地方和單位,及時安排“回馬槍”,先后對保定白溝新城、定州市等6個地方、單位集中殺了“回馬槍”,嚴肅追責,督促整改到位。一種是利用巡視間隙打好“游擊戰”。在巡視節奏不斷加快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巡視間隙,穿插安排“回馬槍”,使巡視監督的頻度、力度、強度更加凸顯。
在成果深化上,注重建立長效機制
巡視生命在整改,整改成果在深化。深化成果,必須在“長”“常”二字上做文章,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在工作實踐中,我省逐步建立健全了“四個機制”:一是分類處置機制。對“回馬槍”發現的問題和線索,把握運用“四種形態”,堅持挺紀在前,違紀必究、破規必處,動輒則咎。二是專項治理機制。省委從今年2月開始,利用4個月時間,在全省集中開展“一問責八清理”專項行動,對普遍性、傾向性、反復性問題進行集中整治,進一步深化巡視整改成果。三是建章立制機制。注重解剖麻雀、舉一反三,加強制度建設和機制體制改革,堵塞漏洞,扎牢籠子,管全局、管長遠。四是綜合考評機制。將殺“回馬槍”掌握的被巡視地方、單位整改落實情況,納入黨委(黨組)主體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以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充分發揮巡視利器作用,做到利劍高懸、震懾常在。(河北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