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指出,當前人民群眾對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的作風和廉潔問題反映最突出。全面從嚴治黨,既要抓住“關鍵少數”這個根本,堅持以上率下﹔又要用紀律管住“絕大多數”,用嚴明的紀律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應當看到,“關鍵少數”是推動發展、引領發展的關鍵因素,既是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關鍵環節,更是引領“絕大多數”創新實踐的標杆。突出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是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兩項法規,堅持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結合,把紀律挺在前面,扣緊責任弦,確保全面從嚴治黨言出紀隨,把黨章黨規黨紀落實到位之必須。
抓住“關鍵少數”,就要督促其切實擔當和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以新的發展理念為“指揮棒”,以尊崇黨章為首要,深學篤用、創新手段、守住底線,做到認識上更加到位、行動上更加自覺、工作上更加有為。
1 深學篤用,學好法規“必修課”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領導干部提出看得見、夠得著的道德高標准和不可觸碰的紀律底線,要求發揮表率作用,以更高更嚴的要求,把各項要求刻印在全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心上,使尊崇黨章、遵規守紀成為一種行動自覺。
全面從嚴治黨,首要的是維護黨章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當前,有的領導干部忘記了自己是黨的干部,不知不學黨規黨紀,無視規制、不講廉恥,根本不把黨紀國法當回事,沒有戒懼之心。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新任務、新要求,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從自身做起,增強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鑒別力,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將學好黨章黨規黨紀作為“必修課”,在學思踐悟中增強紀律性。要牢固樹立黨的觀念,深刻理解黨的領導的豐富內涵,深學篤用,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做到對黨絕對忠誠。
黨規黨紀是管黨治黨的重要法寶,也是一大政治優勢。要加強紀律規矩教育,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引導領導干部堅決做到“四個必須”“八條規范”“六大紀律”,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加強批評教育,發揮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監督糾錯和日常警示教育作用,完善並落實廉政談話提醒機制,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紅臉出汗、咬耳扯袖,守住廉潔從政底線。
2 以上率下,擰緊責任“壓力閥”
黨風廉政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是一脈相承的。全面從嚴治黨就要揪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以上率下、傳導壓力,看住“關鍵少數”,執紀必嚴,違規必究,擰緊責任“壓力閥”,提高黨規黨紀的執行力,著力解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薄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等問題。
有權就有責,各級黨委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履行好黨章賦予的重大職責,真正把紀律權威樹起來、把紀律執行嚴起來。各級紀檢機關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帶頭尊崇黨章,以更高標准、更嚴紀律維護好黨的“六大紀律”,切實將管黨治黨責任落到實處,確保黨規黨紀的剛性約束。
要堅持有權就要有責、挂帥就要出征,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是失職、抓不好是瀆職的意識,厘清黨委的權力和責任,以責任清單的形式科學劃分各責任主體間的責任界限,明確各責任主體的具體職責,具體量化落實“兩個責任”要求及責任追究情形,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履責有依、追責有據。要堅持問題導向,抓早抓小、動輒則咎,把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體現到日常管理監督中,要強化責任追究,堅持“一崗雙責”、“一案雙查”,綜合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通報批評、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方式,用好問責“撒手锏”,對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力,管黨治黨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損害,“四風”和腐敗問題多發頻發等問題嚴肅追究責任,典型問題要公開曝光,使失責必問形成制度、成為常態。
3 挺紀在前,用好懲治“辯証法”
挺紀在前,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也是盯緊“關鍵少數”的重要舉措。盯緊“關鍵少數”,必須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把握好懲與治的辯証關系。懲是手段、治是目的,既要講問題導向又重效果導向,切實維護紀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堅持紀在法前,正確處理樹木與森林的關系。要深度聚焦“維護黨紀”,用紀律盯緊“關鍵少數”,用紀律和規矩的眼光去發現、審視、甄別各類違紀行為,從“查辦大案要案”向“執紀監督問責”轉變,確保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要准確把握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規范“五類標准”工作流程,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斂不收手的問題線索,運用好政策策略,把握好紀律審查工作的力度和節奏,從“隻看樹木”向“護好森林”轉變。要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釋放執紀必嚴的信號,從“查違法”向“盯違紀”轉變,讓心存僥幸者收手、違規違紀者止步。
堅持紀在法前,重在嚴格執紀。要突出紀律審查重點,緊盯擁有資金分配、項目審批、行政許可及人、財、物管理等重點崗位、重點部位、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重點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以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要貫徹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善於運用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手段,用嚴明的紀律抓好“關鍵少數”管住全體黨員,確保管黨治黨落實到位。要突出做好紀律審查“后半篇”文章,加強對重大典型案件的剖析研究,及時通報典型案件,督促各項工作沖著紀律去。
4 創新手段,打好監督“組合拳”
加強黨內監督,維護黨規黨紀嚴肅性。抓住“關鍵少數”,必須緊緊圍繞對黨忠誠、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遵守黨的紀律,加強對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監督,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化提供重要遵循。
要轉變監督理念,加強黨內監督,加強紀律建設,對領導干部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對黨內監督的薄弱環節開出“藥方”,著力破解“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的困境,讓黨內監督動真碰硬、展現剛性。要堅持問題導向,用好巡視巡察這把“利劍”,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不斷構建全方位的監督機制。
要創新監督方式,建立完善“互聯網+監督”工作機制,拓展輿論監督、社會監督,強化對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管理,形成黨內外上下貫通、縱橫交錯的監督網絡,使領導干部遵規守紀成為行動自覺。要開啟監督全天候“探照燈”,把監督視野從工作圈向生活圈、社交圈延伸,做到領導干部權力行使到哪裡,領導干部的社會活動延伸到哪裡,監督就進行到哪裡。要改進監督方式,抓好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巡視監督、派駐監督等監督“關鍵點”,暢通監督渠道,提高法規制度的執行力,激發群眾監督正能量,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突出“關鍵少數”,還要堅持正面倡導,延伸領導干部任用考察圈,把家庭美德、社會公德作為干部考察的重要內容,讓領導干部在正確的導向面前嚴格自律、自覺立德。要重點抓好關鍵少數,督促其貫徹落實好干部的五個標准,發揮表率作用,帶頭踐行廉潔自律規范,守住紀律底線,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覺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福建省三明市紀委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