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深化糾‘四風’,廉潔過年關”系列觀察⑤

寸步不讓,哪些心態要避免?

2016年01月21日10:4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寸步不讓,哪些心態要避免?

1月12日,中央紀委公布了“2015年12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表”。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共查處問題36911起,處理49508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3966人。

數據是最好的說明。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三年多,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狠剎“四風”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正風肅紀依然保持雷霆、高壓之勢。但同時也應看到,在日復一日、月繼一月、年復一年的糾風“持久戰”中,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有的紀檢監察干部開始出現思想懈怠,顯露疲態。

王明(化名)是沿海某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的一名年輕干部。3年前,他通過選調進入紀委工作時,正值中央八項規定出台。他說,身為紀檢監察戰線上的一名“新兵”,糾正“四風”那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但這活兒實在是有些累人,平時忙,節假日更忙,現在就想著能歇一歇、鬆口氣。

有人累了、倦了,也有人是礙於情面不願監督,怕得罪人不敢監督。一些基層紀檢監察干部表示,要想抓好糾正“四風”工作,那就得常出去看、出去轉,或明察暗訪,或突擊檢查,但越往基層,圈子越小,熟人越多,“這就容易查到朋友頭上,甚至查到領導親戚頭上”,難免心存疑慮,拉不下臉。江蘇省某縣級市曾准備在全市的機關作風通報大會上,點名道姓通報曝光一批人,結果有16名科級以上干部來說情。

還有些人是認不清形勢,認為糾正“四風”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沒有必要抓得那麼緊、那麼嚴了。這種心態,反映到工作上,突出表現為主動性不夠,看不到“四風”改頭換面、轉入地下的新變化、新形勢,對如何鞏固深化作風建設來之不易的成果缺乏思考,找不到抓手。

以上種種,皆有懈怠思想在作祟。但相比懈怠,還有一種現象更值得警惕。那就是一些紀檢監察干部從一開始就沒有上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狠剎“四風”的弦,認為管得有些嚴了。

中國紀檢監察學院的問卷調查顯示,關於“落實改進作風有關具體嚴格規定,您的看法是什麼”,有13.9%的學員認為“有點嚴,必要的宴請和儀式還需要有”。在問及“您認為上級領導來考察指導工作該不該收食宿費”時,有29.1%的學員認為“按照領導能報銷的額度收取”﹔有19.9% 的人認為“看上級領導態度,交不交都可以”﹔還有5.7%的人認為“不該收,收就丟了面子”。

八項規定真的管得有些嚴了?對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有著明確論述:“中央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准,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

很明顯,不論是思想懈怠,還是認為管得嚴了,都直指一個根本性問題,那就是一些紀檢監察干部的思想和認識出現了“病症”:或沒有認識到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意識不到作風問題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執政基礎,必須下大力氣整治﹔或對現在“四風”形勢估計不足、過於樂觀,看不到“四風”問題樹倒根存,稍微鬆口氣,便可能反彈回潮……

針對這些問題,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開方配藥,對症施治。用得最多、最靈驗的一劑“藥”,就是用好問責這把撒手锏,把責任壓下去,落實到位。比如,河北省紀委2015年每逢重要節日都成立督導組,對各地糾正“四風”情況進行督導。其間,督導組發現有的地方工作力度不夠、對問題應發現未發現,視情況追究了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2015年7月,《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印發,明確對“抓作風建設不力,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或者分管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比較突出的”領導干部實行問責,並可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干部進行調整。實踐中,有的地方已將這一精神運用到紀檢監察干部管理工作中。僅湖南省保靖縣委近日就免去縣直單位紀檢組共23名組長的職務。

可以預見,嚴格的督導、嚴厲的問責,定會形成強大震懾,有效督促紀檢監察干部切實履行好糾正“四風”的工作責任。但“心病還需心藥醫”,開展經常性的理想信念教育,提振紀檢監察干部的“精氣神”,是克服思想懈怠、堅定政治立場的應有之義。此外,建立科學的目標考核機制,激發紀檢監察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也不失為一劑“良藥”。

如今,八項規定執行三年多,越往后執紀越嚴已經成為共識。能否持之以恆、馳而不息,層層設防、寸步不讓,不僅考驗紀檢監察干部的耐力和意志,更檢驗責任和黨性。每一名紀檢監察干部都應祛除思想深處的“污垢”,克服懈怠思想,堅定政治立場,堅持堅持再堅持,這樣才能打贏作風建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記者 張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瑩、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