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由於監督缺位、放任自流,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烈山社區黨委原書記劉大偉從“蒼蠅”變成了為害一方的“虎蠅”——

小官巨腐:監管不力“蠅”變“虎”

2015年10月19日14: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案時間跨度長達18年,涉案金額過億,親戚朋友貪腐“齊上陣”,處心積慮掩蓋腐敗罪行,甚至潛逃海外,最終仍難逃被查處的命運,這些都發生在一個社區黨委書記的身上。2015年6月,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紀委給予烈山社區黨委原書記劉大偉開除黨籍處分。

小官巨腐惡如虎,劉大偉涉罪范圍之廣、涉案金額之巨、涉案人員之多、社會危害之大,在安徽省已查處的村級貪官中都堪稱第一。劉大偉案再次凸顯了小官巨腐問題的嚴重性,也促使人們反思,基層腐敗干部為何能演變成為“巨腐”。

光環籠罩下的罪惡:貪欲膨脹瘋狂斂財

劉大偉腐敗問題的暴露,源於安徽省委開展的“以市帶區”巡視。2014年5月下旬,安徽省委第五巡視組進駐淮北市,巡視淮北市及下轄的杜集區、烈山區。巡視期間,烈山社區數百名群眾持續到巡視組駐地上訪,集中反映該社區黨委書記劉大偉的有關問題。在認真了解后,巡視組發現了劉大偉涉嫌違紀的問題線索,並及時移交淮北市紀委。2014年9月,烈山區紀委對其進行立案調查,事情的真相逐漸被揭開。

劉大偉由烈山水泥一廠的一名採購員干起,憑著能吃苦、人機靈,一步步走上烈山煤礦礦長、友誼二礦礦長、洪楊煤礦礦長、惠爾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等崗位,后“轉戰”官場,先后擔任烈山村黨委委員、副書記、第一書記、書記,並兼任烈山區政協常委、區工商聯副主席、鎮招商辦副主任等職務。不僅仕途走得順,劉大偉還多次被選舉為省、市、區人大代表和市、區、鎮黨代表,2010年更被評為“中國好人”,多種榮譽集於一身,可謂風光無限。

然而,光環籠罩之下,隨著權力的集中,劉大偉的貪欲也在不斷膨脹。正如劉大偉后來在懺悔書中所說的,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的他,“功成名就”之后錯把權力當作能力,把公錢看作私錢,逐漸背離了為村民服務的最初理想,走上了由“能人”到“貪蠹”的墮落之路。他一面裝出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假象,一面欲壑難填,不斷向集體資產伸出貪婪之手﹔一面在公開場合積極做“慈善”,一面“悶聲發大財”,把拆遷補償款等裝入自己的口袋中,成為典型的“兩面人”。

2012年9月,劉大偉擅自將惠爾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64.5%的股權無償轉讓給個人實際控制的安徽金和美陶瓷有限公司,佔有村集體資產1000余萬元﹔2012年至2013年,劉大偉先后挪用集體資金4000余萬元,注冊成立或增資安徽惠爾普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個企業,其貪腐胃口之大令人咋舌。

據調查,劉大偉伙同親屬通過多種手段,鯨吞鎮、村集體資產過億元,造成巨額集體資產流失。在南湖路、宿丁路等修建過程中,由於他虛報冒領、弄虛作假、優親厚友,大量拆遷補償資金去向不明。由劉大偉承建的“烈山花園”安置房項目,2009年就已開工,許多群眾一直無法入住,使得民怨沸騰,嚴重影響當地社會穩定。

親朋“齊上陣”:結成“貪腐共同體”

在劉大偉實施腐敗行為的過程中,其家人和親屬扮演起操盤手、權力掮客以及贓款接收者的角色,形成了以劉大偉為主軸,其家庭成員、親戚朋友、身邊同事、上級領導等為外沿的“貪腐共同體”。

劉大偉夫妻家族勢力龐大,涉案人員關系盤根錯節、相互交織。妻子況桂蘭經常幫助劉大偉“穿針引線”,充當了“貪內助”,如在劉大偉的安排下,況桂蘭等人以他人名義簽訂補償協議,騙取拆遷補償款和安置房。為躲避組織審查,劉大偉將其大部分資產轉移到妻子名下。劉大偉的長子劉龍博與涉黑人員串通,暴力拆遷、圍標串標,成為“村霸”。他還通過私自轉讓拍得的商業地塊,從中非法獲利。劉大偉的外甥女黃亞萍利用擔任惠爾普建筑陶瓷有限公司會計的職務便利,多次擅自挪用公司大額資金,用於購買個人理財產品。

人們不禁要問,劉大偉等人把集體資產當成自家的“錢袋子”,隨意支取,肆意揮霍,如此赤裸裸的貪腐,如何逃過了監管?

作為村級黨組織的一把手,劉大偉漠視法紀、不守規矩,“家長式”作風明顯。他經常以個人決定代替村兩委集體決策,對有不同意見的村兩委會成員,輕則當面爆粗,重則指使黑惡勢力毆打,儼然成為“一霸手”。

另外,深諳“大樹底下好乘涼”道理的劉大偉,還用贓款拉攏上級領導,通過行賄建立各種社會關系為其所用。他有一句口頭禪,“隻要能用錢擺平的事,就不算事”。時任烈山區委書記、后擔任蚌埠市副市長的劉亞,時任烈山區委副書記、后任淮北市人大常委、財經工委副主任的陳振江,以及時任烈山區常務副區長的董海波,都與劉大偉存在不正當的利益往來。劉大偉案發后,與其“同在一條船上”的人員還繼續幫助他和家人轉移涉案資產,提供隱匿處所,甚至通風報信,共同制定對抗組織調查方案等。

經調查,劉大偉等人涉及貪污、行賄、合同詐騙、職務侵佔、挪用資金、非法經營等12項罪行,“貪腐共同體”的危害可見一斑。

不良的家風,如同鮮花掩映的陷阱﹔錯位的親情,好像溫柔軟滑的絞繩。劉大偉不僅修身失敗,而且治家失敗,無疑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敗筆。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屬親屬相互影響、惡性循環,最終會突破法紀的底線,走向腐敗的深淵。而個別經不住誘惑的領導干部,對下屬的違紀行為長期視而不見,甚至為其貪腐提供幫助,淪為“保護傘”,也對腐敗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伸手必被捉”:莫以“官”小而放過

劉大偉一邊不收手不收斂,一邊處心積慮試圖逃脫法紀懲處。紀委初核伊始,嗅到風聲的劉大偉和家人一起偷逃到了美國。但是調查組絲毫沒有鬆懈,一邊繼續初核,一邊等待時機,並及時將相關線索移送公安機關,進行網上通緝。“貪”迷心竅的劉大偉仍“惦記”著國內的資產,暗自潛回國內探聽情況,2014年8月24日,他在合肥機場被當場控制。

從1996年至案發,劉大偉作案時間跨度長達18年,涉案人員多系其近親屬或利益共同體,案情扑朔迷離、錯綜復雜,導致案件審查異常艱難。鑒於此,淮北市紀委專門組建案件指揮協調小組並全程駐點指導,烈山區紀委抽調14名辦案骨干集中攻堅。調查組先后往返上海、北京、南京、廣州、合肥等地30多次,核查銀行賬戶200多個,調查取証500多次,僅劉大偉的調查案卷就有一米多高。

在市區兩級紀委的共同努力下,劉大偉違紀並涉嫌違法的証據被查証屬實,其本人被給予開除黨籍處分,涉案的多名領導干部也先后接受組織調查。劉大偉被查后,群眾拍手稱快,相互奔走相告,燃放鞭炮以示慶祝,並專程到市紀委送來錦旗,表達對劉大偉長期以來胡作非為的痛恨,及對紀檢監察機關為民除害的稱贊。

查處劉大偉,體現了懲治群眾身邊腐敗的決心和力度,同時也帶給我們深刻的警示意義。近年來,從挪用1.19億元資金的村會計陳萬壽,到家中搜出上億元現金、37公斤黃金的供水公司總經理馬超群,等等,一些基層干部的“老虎胃”讓人觸目驚心,也充分說明了腐敗從不論級別大小。小官巨腐身處百姓中間,其貪腐行為帶給群眾的傷害更直接、更嚴重,嚴重損害了干群關系和黨的形象,敗壞了當地的社會風氣。

小官巨腐不是一天養成的,事實証明,對基層干部的小問題視而不見、放任自流,對“蒼蠅”不理不問、任意縱容,需要上“手術台”卻隻吃“感冒藥”,就會助長違紀違法,使其在一次次不收手、不收斂中僥幸斂財,最終越貪越大,從“蒼蠅”進化成“虎蠅”。

防止“蒼蠅”成“虎蠅”,必須全面落實管黨治黨責任。一方面要加大紀律審查力度,堅持懲治腐敗零容忍,以“眼裡不揉沙子”的認真勁嚴格執紀,讓腐敗分子付出代價,形成震懾,強化不敢腐氛圍﹔另一方面要抓早抓小,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沿,對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教育、早查處,確保監管無盲點。莫以“官”小而放過,隻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對基層腐敗露頭就打,將不正之風治於初萌,基層的政治生態才能風清氣正。(記者 李靔 通訊員 張永)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提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李源)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