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怎麼辦?全面從嚴治黨是良方

——正確認識國企巡視發現的問題(下)

2015年09月18日09:3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怎麼辦?全面從嚴治黨是良方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改革就是要解決國企存在的問題。

面對國企巡視發現的問題,怎麼辦?

作為深化國企改革的行動綱領,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於9月13日正式出台,新時期國企改革的目標、步驟、方向、重點都進一步明確。

改革方案千條萬條,核心隻有一條:國有企業是黨領導下的企業,所以我們黨給出的答案,是推動國企全面從嚴治黨。這是因為,國有企業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國企黨的領導弱化,黨組織主體責任缺失,管黨治黨不力,離黨中央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1 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這是重大的政治原則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同志有很多精彩論述,但有兩條是他從不退讓的底線:一是黨的領導,二是公有制佔主體。在中國,黨是領導一切的,沒有任何疑問,也不容許有絲毫疑問。而公有制佔主體則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內涵。

公有制佔主體,國有企業當然是主力軍,責無旁貸、首當其沖,因為這是黨執政的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物質保証。加強國有企業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確立黨組織在國企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是由黨的性質、執政黨的地位、社會主義企業的性質所決定的。

有人承認國外也有國有企業,而且承認這些國有企業經營得也相當不錯,但又說那些企業是國家的,並沒有所謂黨的領導。並進而推斷,中國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就是因為黨的領導,說什麼這不符合現代企業的管理思路,雲雲。

首先,國企國家化與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國家化”的陰險論調是一丘之貉,背后都潛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已經對這些奇談怪論進行了無可辯駁的回擊。如果說軍隊是槍杆子,那國企就是錢袋子,不論是槍杆子還是錢袋子,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黨的絕對領導,這是“重大的政治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其次,西方一些國家一些人抱著冷戰思維不放,針對中國的意識形態斗爭並沒有減弱。他們直到今天也不願意承認中國模式,不願意承認共產黨對於中國不可或缺而又卓有成效的領導能力。不過正如張維為在《中國超越》一書中闡明的:“這沒有什麼關系,我們有耐心。但到了那個時候,如果你還是不承認這一切的話,你就無法解釋中國的成功。當然,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根本就不在乎你是否承認。說實話,我們現在也不在乎。”

張維為的話針對的對象是國家整體層面的,其中也包括國有企業。換句話說,我們黨都能把一個國家治理好,團結和帶領中華民族從一窮二白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那麼領導國有企業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解決當前存在問題,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又何足道哉?!

《人民日報》刊文指出,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深化國企改革的政治保証。也就是說,《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強調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主要突出的是“政治核心作用”,重點在於把方向、講政治,而不是說要介入具體的生產經營決策,更不會重蹈“外行指導內行”的覆轍。

2 在黨的領導下推進國企改革,在國企改革中加強黨的領導

近日,國家發改委就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舉行的發布會上釋放利好信息。財政部財科所國有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陳少強表示:“東北國企改革將在實施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等層面會有所動作,同時,考慮到東北國有企業的產業屬性,在一些科技類國企中的激勵力度和步子會更大一些。”

東北國企的春天到了,這暖暖春風是黨中央給東北送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調研國企期間提出,“我們要向全社會發出明確信息:搞好經濟、搞好企業、搞好國有企業。”早在4月10日召開的東北三省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指出,要積極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支持總部設在東北的中央企業先行試點。8月初,國家發改委明確,將按照中央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總體要求,加快制定深化東北地區國資國企改革的具體實施意見。

推進國企改革,目的是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國企改革方案已經明確,黨的領導隻會加強,不會削弱。一切改革都必須放在這個大前提下,才能行穩致遠。實踐也已充分証明,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更有利於國企施展拳腳,放手搏擊。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兩個關於國企改革的意見,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關於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認為,這將是一個關於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如何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綱領性文件。

“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堅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推進國企改革,離開黨的領導將寸步難行。這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明確強調的。這次會議明確提出,要堅持黨的建設與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工作對接,確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得到體現和加強。

實現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目標,解決國有企業積累的種種問題,必須毫不諱言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頭等大事,堅決抓緊抓實抓好。加強黨對國企改革的領導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完成中央關於國企改革的一系列重要任務,國企黨組織的擔子不輕,沒有好的黨組織,國企改革很難落到實處。

怎麼選國企當家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提出,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和市場競爭需要的選人用人機制。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

西方自由主義的旗艦雜志《經濟學人》發表的一個“權貴資本主義”排行榜中,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被人當楷模的地區或國家,情況都比中國糟。這份雜志稱中國大陸:“在這一統計中表現良好,其原因之一是國家控制了大部分的銀行和自然資源,使得這些尋租的重要來源不會落入個人之手。”

他們是不會說這些銀行和自然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控制的,但事實就是如此。

3 推進國企全面從嚴治黨,把“兩個責任”落到實處

2014年,6家央企入選首批國資“四項改革”試點。6家試點企業分別是: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糧集團、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四項改革”除了“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等三項“業務”范疇的試點,還有一項則是屬於“黨建”范疇的,這項試點就是“向中央企業派駐紀檢組”。

這6家試點單位中,有的已經被中央巡視組巡視過,其中中糧集團被中央巡視組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夠到位,對違規違紀行為處理偏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夠嚴格,公款支付打高爾夫球費用等奢侈浪費問題突出﹔內部管理不夠嚴格,對部分虧損項目追責不力,存在一定廉政風險。”

而就此問題提出的建議,就是要認真履行“兩個責任”,“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堅持抓早抓小,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學思踐悟》系列文章也指出,“企業紀委要回歸本職、干好主業,紀委書記不允許兼職,不允許不作為”。

從巡視發現的問題看,國企“兩個責任”落實不力是普遍現象,而不力的后果很嚴重:有的購買本公司開發的房產,卻少給錢﹔有的利用國企這個平台發展了自己的關系圈,前門當官、后門開店兩不誤﹔有的把老婆孩子、七大姑八大姨弄到國企來“養著”,或者給他們提供“發家致富”的信息、關系﹔還有的把吃吃喝喝當正事,收點要點成習慣……

這些現象,要說國企黨委一點都不知情,估計他們自己都不相信。可明明知道卻不管不問、任其發展,甚至自己帶頭如此,推波助瀾,為什麼?雖然國企領導人員是黨組織任命的干部,可有些人一進企業就忘了自己是黨的人,把自己當成了私企老板、“職業經理人”,把帶領的國企當成了自家的錢袋子,侵吞揮霍國有資產一點也不臉紅、一點也不心疼。

國有企業黨組織要承擔好從嚴管黨治黨責任。因為國企是市場主體,就可以隻強調企業的經濟屬性,就可以把黨的領導放在一邊,忘記黨性原則和政治立場?因為是上市公司,就能隻強調其市場屬性,黨就會對國企負責人給予特殊照顧,甚至管不了這些人了?全面從嚴治黨,國企不能例外。

華潤集團原董事長宋林、港中旅原總經理王帥廷、中國鋁業原總經理孫兆學、中石油原紀檢組長王立新、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原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建一,等等,這些人要麼是黨委書記,要麼是黨委副書記,連自己都管不住,“兩個責任”又豈能落到實處?而一批國企高管的落馬表明,國企不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法外之地”。

中央決定今年完成對中管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金融企業巡視全覆蓋。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此次專項巡視是為了發現問題、揪出腐敗分子,更是為深化國企改革清障蓄力。“中央企業今年就要問責一批,抓典型。我希望誰也別當這個典型。”這是國資委主任張毅對國企負責人的忠告。作為國企領導干部,誰要是在推進反腐敗斗爭、深化改革的道路上當旁觀者,出了問題不管不問,激流面前不敢擔當,誰就會成為這個不光彩的典型。

國企把“兩個責任”落實了,全面從嚴治黨到位了,在接下來的國企改革中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才能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執行到位、嚴防“四風”問題的發生和蔓延﹔才能最大可能地減少國企的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一些國企負責人鑽改革空子,將國有資產據為己有,或把國有資產賣出“白菜價”,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才能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經驗和教訓,不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牟取暴利的機會。

一句話:把全面從嚴治黨這個頭等大事抓好了,解決國企存在的問題,克服改革發展中的困難,都會容易很多。(記者 賈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李源)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