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以文化人 涵養廉潔——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另一面”

2015年09月18日09:3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以文化人 涵養廉潔

9月16日,江西省紀委宣傳部干部廖超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一篇來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名為《走進浙江臨安錢氏》的文章,吸引了不少好友關注。在為文章內容“點贊”的同時,有人感慨,沒想到以通報曝光“聞名”的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也會推出如此“有情懷”的文化作品。

如其所言,開通僅2年的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備受關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權威發布黨中央、中央紀委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大決策部署和聲音,第一時間發布中管干部和司局級干部紀律審查信息,以及公開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等職能定位。不過,細心的網友會發現,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並不隻有這一面。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亦是該網站一項重大使命和特色所在。

精心布局,眾多欄目滲透歷史文化內容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央紀委監察部宣傳教育平台、紀檢監察系統開展廉政教育的重要陣地,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認真落實中央和中央紀委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精華,賦予廉潔教育新的時代內涵。既教育黨員干部,又凝聚社會共識。

在結構布局上,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立足中華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文化,以傳播廉政文化為己任,整體布局努力展現文化內涵,體現文化立場。

例如,開設“廉史鏡鑒”“清風文苑”等欄目,弘揚清風正氣﹔制作“北京古代廉政歷史文化展覽”等14個“網上展館”﹔開設“微也足道”欄目,通過小問題、小短文,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今年5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及其客戶端開辦了“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專題,帶領讀者從傳統家規中汲取精華、去除糟粕,延續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家國”文化,涵養新時代的良好家風,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把“規”在國人心中立起來。截至目前,已推出《鄭義門:孝義傳家九百年》等12期內容。

“好的家訓文化,不僅是后人養成良好德行和素質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代一代人的傳播和熏染,推動全社會形成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在轉發《走進浙江臨安錢氏》一文時,廖超點評道。

對錢氏家規的系列報道,同樣引起了從事古代文學研究的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曹立波的注意:“作為一種民間自我教化工具,家訓文化源遠流長,對於國家民族的發展興旺至關重要。俗語講,別做不肖子孫,就是說子孫要對得起祖先,不去做有辱列祖列宗的事情,這應該是我們中國人的道德底線。”

打造精品,變生硬宣傳為有效傳播

對於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黨風政風監督室干部蔡怡琳而言,每天瀏覽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已成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去年夏天,喜歡文學的她欣喜地發現,網站推出了一個名為“聆聽大家”的欄目。

“每位‘大家’都從不同角度談了對正風反腐的觀感,既平易又深刻,容易讓人接受。以文載道、以文化人,說的就是這種潤物無聲的力量吧。”蔡怡琳告訴記者, 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採訪馮驥才那期。

2014年7月起,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聆聽大家”系列訪談,邀請二月河、陳忠實、莫言、李學勤等大家,以口述實錄的方式,談歷史文化、論正風反腐,以其精彩人生與獨到見解,給讀者以深刻啟迪。

除“聆聽大家”、“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外,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還著力打造了“反腐三人談”、“廉潔文化公開課”等一系列精品欄目,綜合運用文字、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傳播廉政文化,提升傳播效果。

“反腐三人談”採用電視訪談形式,評說輿論熱點,確保“有現場、有立場”。截至目前,已發布12期。去年9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還邀請國外知名專家深度分析“反腐敗是世界難題”,引導網民辯証客觀全面歷史地看待腐敗問題。

今年5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和客戶端推出“廉潔文化公開課”,採用國際流行的TED演講形式,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及行業權威人士擔任主講,突出哲學、歷史、文化思考。截至目前,已推出《酈波:漢字 文明 廉潔》、《卜憲群:察盛衰之理 審權勢之宜》等內容。

作為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熱心受眾,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興安文學》編輯部副主任傅嬈,用“如沐春風”來形容她的“閱讀體驗”:“這些質朴平實的闡釋,簡單明了地告訴我們,傳統文化一直根植於我們成長的環境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血脈相融。特別是那些文化名人的肺腑之言,無疑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的最好的代言。”

加強策劃,打好輿論引導主動戰

今年農歷除夕前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上強調,要“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快速反應,除夕當晚便推出專題,邀請網友以“家和萬事興”為題造句寫春聯,弘揚“家國”文化,受到廣大網友歡迎。從農歷大年初一起,網站還連續11期選登了部分網友聯語。

糾“四風”要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圍繞重要節日、重大事件及時策劃推出文化報道,同樣是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打好輿論引導主動戰的一個重要抓手。

今年春節期間,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巧手傳廉情’主題剪紙作品展”“品詩詞、話廉潔,清官廉吏詩詞展”“年味、年歷、年俗”等內容,利用書畫、詩歌等載體,弘揚廉政文化。

清明節,網站推出《憶父輩話家風》專題,邀請開國少將甘祖昌將軍的女兒甘公榮、雲南省保山原地委書記楊善洲的女兒楊惠蘭,追憶父輩,學習老紅軍老黨員高尚的道德品格,感受良好的家教家風對后代的影響。

端午節,網站推出《古詩文中的端午》、《屈原和他的作品》等文化報道,傳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為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網站推出以“抗戰戰役中的紀律”為重點的專題報道,包括“重讀抗戰經典文獻”、“老兵談紀律”、“抗戰文物背后的故事”、“走進抗戰紀念館”等內容,深受網友好評。

除緊跟節點外,網站還主動設置議題,邀請網友共同討論。如,“每月e題”欄目邀請網友“講一個春節的故事”,暢談正風肅紀給工作生活帶來的變化﹔“征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詩詞”欄目,邀請網友創作詩詞談感悟,追溯民族共同的抗戰記憶……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不是以冰冷的理性制度或決策進行功利性和強調性宣教,而是將傳承傳播的主體和客體作為具有倫理精神和價值取向的道德共同體,為黨員干部和群眾營造精神心靈的家園和歸宿,提升對中華傳統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這也彰顯了網站對傳承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中國紀檢監察學院科研部副教授賀夏蓉表示。(記者 瞿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李源)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