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節儉“馬甲”下的貪婪

范富文

2015年09月14日10:4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西游記》裡的孫悟空擅變,有72般變化,用時下時髦的話說,就是有72件“馬甲”。無獨有偶,如今的一些貪官也“馬甲”多端,色彩艷麗,輪換著穿,其中的一件就是“節儉”。且不說“一日三餐饅頭稀飯”、受賄90余萬元的鹽城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祁崇岳﹔不說“穿衣朴實騎自行車上班”、家中發現上億元現金的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不說“一雙皮鞋底子換了3次”還在穿,但受賄款塞滿了整整5個保險箱的貴陽市原市長助理樊中黔,單說江蘇省鎮江市民防局原局長朱冬生。此公省吃儉用至極,堪比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吳敬梓筆下的嚴監生。

孫悟空擁有72件“馬甲”,是為了更好地與妖怪作斗爭。朱冬生之流愛套節儉“馬甲”,並非真的節儉,而是拿節儉作幌子,掩蓋其貪婪的本質,撈取更多的錢財。

擋不住的誘惑

現年59歲的朱冬生,身材修長,精明強干,提起過去,眼中常噙滿淚水,不是因其舊社會苦大仇深,那時他還未出生呢,而是從小就嘗到了生活的艱辛,無錢的痛苦。

朱冬生年幼時,父母離異,跟祖父母在一起生活。年邁力衰的祖父母撫養他不易,小小年紀,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打豬草、撿柴禾,那是他放學歸來的“家庭作業”﹔年紀稍長,就在村裡替人打工,掙些小錢養家糊口。打零工沒有輕巧的活兒可做,每當稚嫩的肩膀壓上重擔,每當雙手泡在冰冷的水中,他身子痛,心裡更痛,這都是沒錢害的呀!若是祖父母手中有錢,怎麼會讓自己吃這般苦。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窮怕了的他,暗暗下定決心,長大后一定要做個有錢人。

朱冬生伴著錢夢長大。中專畢業后,他在鎮江市自來水廠當了10年工人,后來走上仕途,經歷了多個崗位。市紀委、公用事業局、房產局,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雖說有了穩定的工作,但拿的是“死工資”,錢沒他想像中的那麼多,落下的是一塊“心病”。

自從當上民防局長以后,朱冬生遇到的錢惑多多。一方面是人防工程投入大,“不差錢”﹔另一方面他是一把手,審批大權一把抓,工程發包一句話。賄隨權集。那些老板包工頭,那些有求於他的人,哪個不在他面前裝孫子,哪個不把他當“財神”供!這些人登門,是不會空著手的。朱冬生頓時財源滾滾。

朱冬生“隻見財來”,剛開始還有所警惕,尚能抵擋一陣。但經不住送錢者的輪番“轟炸”,漸漸感到招架不住了。不是他的體力不支,而是錢惑太大,思想起了變化。自己錢夢幾十年,做做停停,好不容易才碰到這“連走路都能踢到錢”的機會,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再說,夢想是有保鮮期的,要趁著手中有權,趕在“變質”之前去實現它,否則,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

朱冬生在金錢的誘惑面前豎起了白旗,道德就像自由落體似的往下降,迅速降到“海拔”以下。錢、錢、錢,命相連。他腦瓜裡總是算計著如何更多、更快地撈錢。

套上節儉“馬甲”

這些年,對黨員干部的警示教育,朱冬生沒少參加。瞧著蹲在監獄、看守所裡的那些過去曾經熟悉的貪官,一個個哭著叫著說后悔,他不但不受觸動,不吸取教訓,心中反而暗想,這些家伙也真是的,恨不能一口吃個胖子,一下子撈那麼多干什麼,不能悠著點嗎?

對於貪官中出現的“房姐”、“表叔”,甚至佩帶上萬元的領帶而被稱為“領帶哥”的現象,朱冬生也不齒。光知道撈錢,“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這些道理也不懂,不能隱蔽些嗎?

反復比較,思來想去,朱冬生得出一個結論,甘蔗沒有兩頭甜,既想撈錢又要平安,就不能張揚,就要放下身段,就要低調做人。他最終選擇了“節儉”,套了件節儉“馬甲”,把自己包裝起來,處處以節儉示人,展現形象,誰還會將你與貪腐聯系起來!

朱冬生想到做到。若被邀至酒店赴宴,他總是不讓多點菜,說菜隻要夠吃就行,吃不完浪費,浪費可恥呀!他也不讓多點好菜,好菜花錢多。再說了,即使吃龍心鳳肝,吃到肚子裡還不是一樣,拉出來的都是屎!

朱冬生衣著朴素,平時難得見他穿件好衣服。案發后妻子給其送了兩件換洗衣服,掉色嚴重,領子都磨得毛邊開線,連辦案的檢察官也感到不解,這麼有錢的民防局長,怎麼連件好衣服也沒有?

還有一樁“節儉”讓人咋舌。

朱冬生及其家人都喜歡吃豆制品,而丹徒區寶埝鎮生產的豆制品,大都是鹵水點的,聞起來清香扑鼻,吃起來嫩滑可口,讓你能找到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種豆制品的感覺。朱冬生就好這一口,幾乎每周都要去買一兩次。寶埝鎮離鎮江市區有30多公裡的路程,按說當局長的朱冬生,平時公務繁忙,哪有時間?讓駕駛員或讓家人去買不就得了!可他偏要親自出馬,還要擠公交。公交車哪能像坐小車那麼方便,有時要等好長時間才來,還要排隊上車,可他卻樂此不疲。妻子見了不樂意了,說:“老朱啊,你辦私事不用公車,這還說得過去,可咱家有私車,你又會開,應當開車去呀。堂堂局長,又是奔六的人了,還去擠公交,來回顛簸,不怕人家笑話嗎?”聽了妻言,朱冬生嘿嘿一笑說:“你想想,30多公裡的路呢,坐私家車來回的油錢加車輛損耗,不會少於買豆制品的錢,這不劃算啊!”還有一層意思,不過他沒說出來,而是寫在了臉上,留在了嘴邊:“當局長擠公交,現在不多了,老百姓會怎麼看?若是讓記者知道了,說不定還會來採訪,用‘廉潔自律’給你包裝一下。這可是不花錢的廣告啊!你們女人呀,真是頭發長、見識短!”

放開手腳撈錢

變成了泥鰍就要鑽泥巴。思想滑坡的朱冬生,撈起錢來用的卻是爬坡勁頭,手腳並用,撈個不止。

2013年2月的一天,鎮江大市口要建地下民防工程,該工程歸民防局管。某建筑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李全(化名)聞知,想來承包。此人頗有自知之明,公司實力不夠,參加招投標希望不大,唯一的希望就是民防局“朱一把”的那張嘴。官字兩個口,官說有就有,隻要局長肯開尊口,那攬這工程還不是“三隻手指捏螺螄———篤定”。可自己平時跟人家朱局長沒啥來往,並不熟悉,咋辦?李全猛地想起朋友張鬆(化名),聽說張與朱的關系很鐵,何不找他試試看。

這張鬆是個體包工頭,典型的“三無”:一無公司資質,二無技術人員,三無施工人員,但卻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和別具一格的牌技。朱冬生好個麻將。早在當普通干部時,張鬆就與朱搭上了關系,常在一起搓麻,一來二往便成了“麻友”。朱冬生當上民防局長后,張鬆要靠這棵大樹,二人走得更近,麻友成了朋友。頭腦活絡的他,每次與朱冬生搓麻,“手氣”總是不好,經常“出沖”,輸了不少錢。樂得朱冬生哈哈地笑,朋友也成了挈友。既然是挈友,張鬆有什麼要求提出來,朱冬生從來不打回票。

李全找到張鬆,開門見山,提出要求。張鬆給了顆“定心丸”:“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張鬆的確不是在吹牛,朱冬生果然滿口答應。然而不巧的是,2013年1月,鎮江市人民政府出台新規定:參加招投標要在原來的商務標、技術標的基礎上增加信譽標。李全公司的信譽標分數不夠,怎麼辦?這難不倒朱冬生,他手中權大膽子也大,一錘定音:活人豈能讓尿憋死,按舊招投標標准競標!這樣一來,劣幣驅逐良幣,李全信譽標分數不夠的公司擊敗了多家高信譽標的公司,順利中標拿到工程。回報是少不了的,李全出手大方,10萬元“好處費”就這麼輕而易舉地落入了朱冬生的腰包。

朱冬生的權力“超市”裡,權力多多,隨便取出一個就能換來大把銀子。2007年初,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劉朗(化名)開發鎮江某小區的工程項目,因資金周轉緊張,想緩交人防建設費用,這得由民防局長朱冬生批准。劉朗深知不擦點油人家朱局長的筆尖不會滑溜,於是便帶上5萬元的“心意”上門,朱冬生見狀大喜,隨即大筆一揮:“同意緩交”!

從2007年到2013年,朱冬生用“同意緩交”4個字,換來了24萬元的“潤筆費”。

人防工程的審計、決算審批以及驗收和付款,都成了朱冬生的“經濟增長點”。2013年初,鎮江某樁基公司經理郭亮(化名)攬到了市內東吳路的地下人防工程,因其偷工減料,暗墩樁打得少了,致使一處工程發生漏水事故。朱冬生聞知大驚:“這是要掉腦袋的事啊!”迅即讓郭亮採取補救措施,排除風險。至此,他仍怒氣未消,發狠要重罰。郭亮與張鬆也是牌桌上的好友,便請張鬆出面說情。當然光說好話不行,得意思意思,給張送上25萬元備用。朱冬生見錢眼開,狠話收回了,重罰取消了,讓郭亮逃過一劫。

工程結束的驗收以及工程款的結算,也是一道關口,郭亮深知沒錢恐怕難過朱冬生這一關。於是咬咬牙,又奉上25萬元現金。錢能通神,他所擔心的事結果自然是放心了。

偽裝終被剝去

民防局10年,朱冬生披件節儉“馬甲”,也整整潛伏了10年,手腳並用撈了10年,撈得盆滿缽溢,當初“窮怕了”的人,如今竟成了“愁錢多”的人。

錢多了,朱冬生也沒敢去揮霍,為啥?偷來的鑼兒敲不得,他沒那個膽量。既然節儉名聲在外,那就繼續穿“馬甲”吧。為避人耳目,他將撈來的錢“洗白”,用於投資,以他人名義出租門面店、開辦香煙店、網吧、彩票站、制鞋廠,再到投資房地產,讓錢生錢、利滾利,讓自己的錢袋一直處於“鼓脹脹”的狀態。

朱冬生錢迷心竅,終日隻恨聚無多,隻知道把權力化作“取款機”,壓根兒就沒想到會被“取款機”纏住雙手不能脫身的時候,壓根兒就沒想到他朱冬生會有人生“冬至”的時候。

去年8月,在節儉“馬甲”掩蓋下仍不收手的朱冬生,終於因被人舉報而“中舉”。辦案的檢察官對他的財務狀況進行前期摸查,很快一張尾號為“8515”的銀行卡浮出水面。

這張卡是以朱冬生哥哥的名義辦理的,但有一筆某建筑公司財務會計匯入的10萬元現金存款記錄。檢察官懷疑善於偽裝的朱冬生用哥哥的卡收受賄賂,掩人耳目。經過追蹤,檢察官發現,在這張卡上存入現金的並非某建筑公司會計,而是朱冬生的妻子,一張簡單的銀行卡,一翻存款就這麼復雜,可見朱冬生詭計多多。

隨著進一步追查,“8515”銀行卡的賬目暴露出朱冬生更多的受賄行為。個體建筑包工頭朱順(化名)一次在陪朱冬生打麻將的時候,得知其要賣掉一處房產,便抓住這一討好巴結的機會,毫不猶豫地以高出市場價40萬元的價格買下。朱冬生心知肚明,當然要回報。2013年初,朱順順利地中標市內一處地下人防工程,完成了一樁權錢交易。這筆錢,朱冬生將一部分存入自己名下的銀行卡,還有一部分就轉入尾號為“8515”的銀行卡,受賄40萬元的犯罪事實首次暴露出來。

2014年9月1日,鎮江市人民檢察院經初查后,依法對朱冬生進行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2014年10月9日,朱冬生被逮捕﹔2015年1月,鎮江市人民檢察院決定對朱冬生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假的就是假的,偽裝應當剝去。掀開蓋頭、剝去“馬甲”,朱冬生露出的是一副貪婪的嘴臉,無賴的本色。當辦案的檢察官對其採取強制措施時,他竟妄圖逃脫,一手撐著車門,一手胡亂揮舞,還狠咬抓捕人員的手腕。一個正處級的民防局長,竟如此斯文掃地!

掙扎是徒勞的,嚴懲是必然的,貪腐分子逃脫不了這一定律,哪怕你是逃到天涯海角。2015年7月上旬,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朱冬生受賄195.13萬元,決定以犯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1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50萬元。對受賄犯罪所得195.13萬元以及違法所得38.73萬元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來源:《世紀風採》2015年第九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李源)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