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越來越嚴,不會鬆勁轉段。”9月1日,參加完甘肅省紀委召開的市州紀委書記座談會的定西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陳尊峰感慨地說。
陳尊峰的話是有所指的。因為,8月7日,定西市紀委1名副書記被“請”到省紀委,和其他7個市州分管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的副書記一起,接受省紀委負責人的集體約談。
被約談,是因為定西市所轄漳縣上半年“四風”問題“零查處”。針對個別基層組織喊而不抓、抓而不緊的問題,陳尊峰在座談會上用四個“從嚴”表態,下半年要從嚴落實責任、從嚴改進作風、從嚴執紀監督、從嚴加強監督管理。
新部署立即安排、“零查處”及時約談、有問題研究解決。今年以來,甘肅省紀委把以上率下、省市聯動作為一項工作機制,通過工作推進會等方式,應用到各項工作領域,有效推動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今年以來,“四風”問題趨於隱蔽,異地公款吃喝、消費問題讓紀檢監察機關感到“鞭長莫及”。這一“四風”新變化也讓甘肅省基層紀檢監察機關“頭疼”。
對此,定西市紀委一手妙棋,為大家開拓了新思路。定西市紀委的做法是:建立“四風”問題異地通報處理機制,對市內跨地域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問題,由發現地縣區紀委通報市紀委,再由市紀委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通知相關縣區處理﹔對轄區內發現的市外黨員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由市紀委通報有關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定西的做法有效解決了“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問題。在座談會上,各市州紀委書記紛紛將這一做法記在筆記本上。
作風問題花樣多、頭緒多,如果不組織好有限的工作人員,各類問題“眉毛胡子一把抓”,極有可能忙壞了人卻沒有好結果,更談不上什麼震懾力。
對此,白銀市紀委推行專組專查。成立10個作風檢查小組,5個小組定向檢查所轄5個縣區﹔5個小組為專項檢查組,分別是公款購物檢查組、公款吃喝檢查組、娛樂場所檢查組、公車私用檢查組、婚喪喜慶事宜檢查組。專組專查,拉網式開展明察暗訪,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覆蓋面,也快速培養打造了專業隊伍。
“一些基層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對‘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認識不到位,對執紀問責和抓早抓小重視不夠。”困擾蘭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張建平的問題,其實也同樣困擾著各市州紀委書記。
“一方面,強化日常監督,讓監督成為工作常態,使黨員干部時刻感受到監督的‘存在感’。另一方面,要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觸犯了紀律就及時處理,像啄木鳥那樣,發現虫子就及時啄出來。”在各類工作推進會上,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張曉蘭反復叮嚀。
交流經驗、解決問題、不斷深入。甘肅省紀委強化對下級紀委的領導,不僅僅體現在程序上,還體現在細致入微的指導中,體現在解決一個個基層遇到的具體困難中。
“市裡還經常給我們安排督促檢查的工作,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
“給書記、市長講清楚、提個醒,交線索可以,交工作不行。‘三轉’不能明轉暗不轉。”
“人手不夠不能辦案、能力不足不會辦案、礙於情面不願辦案,越是基層,這種現象越突出。”
“要向定西等交叉辦案做得好的地方學習,地方要開展能力提升培訓,省紀委在辦案過程中抽調能力相對弱的地方紀檢干部,要在實際工作中培訓。”
“縣以下部門單位缺少有效監督,該怎麼辦?”
“向平涼學習,組織開展巡察工作,把巡視向基層延伸。”
有經驗大家學,有問題找答案。“會上取經”已經成為全省各市州紀委書記的“老辦法”。作為制度化安排,省紀委各類工作推進會,凝聚共識,上下一心,有效解決了“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的問題。
作為民族地區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上半年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17起43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7人,問責領導干部38人。
作為“地盤最小、人口最少”的嘉峪關市,1至7月,受理群眾信訪舉報95件,初核問題線索42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4人,其中縣處級干部就達5人。
當然,大市更有大動作。僅武威市,1至7月就立案審查171件,給予黨紀處分257人。酒泉市嚴格紀律審查,上半年初核問題線索126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07.3%,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3人,增長181.8%。更為可喜的是,張掖市鄉鎮紀律審查有了突破,全市60個鄉鎮自辦案件56件,佔全市立案數的33.5%。慶陽市嚴查7類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嚴肅查處正寧縣山河鎮西關村原黨支部書記閆寶軍違規發放低保、挪用公款、非法買賣和侵佔集體土地等問題,當地群眾拍手稱快。(記者 姚志宏 通訊員 楊恆)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