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有底氣有豪氣有正氣——記河北省廊坊市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李長海

2015年07月02日09:3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有底氣有豪氣有正氣

兩年來,經他手查辦的違紀違法案件就有32件,給予黨政紀處分97人,移交司法機關25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41億元。他多次被省、市紀委評為辦案工作先進個人。

他就是河北省廊坊市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今年40歲的李長海。

他不畏強權

2014年3月10日,廊坊市紀委對廊坊華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在改制中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問題進行立案調查,由於案情復雜難辦,市紀委領導再三思量,最終敲定由李長海來擔任專案領辦人。

華昊掌門人齊某曾是河北省優秀企業家、全省交通系統勞動模范。“那人可是大有來頭,這案子你還是小心為妙。”有人打來電話。然而李長海不為所動。

經過7個多月的晝夜奮戰,他們查閱賬本5000余冊,足跡遍及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多地以及各大銀行,近萬公裡馬不停蹄,成功抓獲了“領頭大哥”,核查了100多個相關單位公戶和1500多個個人賬戶,繪制出幾百張資金流向圖,將華昊集團腐敗窩案脈絡晾晒在陽光之下。

這一窩案,37名涉案人員被查處,涉及處級干部9人。

“查處廊坊有史以來涉案人員最多、金額最大、案情最復雜、影響最惡劣的國企腐敗第一案,是我們紀檢監察機關有底氣、有豪氣、有正氣的體現,必將固本強基、贏得人心。”廊坊市紀委常務副書記、監察局局長趙清超對李長海和他的團隊給予了高度評價。

他善謀突破

李長海攻下的一場場硬仗的背后,透出的是,他對自己、對團隊精准嚴格的要求。有時,一個微小的細節就能讓案件一下子豁然開朗。

2012年3月,李長海和兩名同事受命查辦某市法院腐敗案,在去三樓財務處調取財務資料時,發現大門緊鎖。電話聯系后,財務人員謊稱有事不在,讓他們改天再來。

傍晚時分,突然出現的財務人員讓李長海警覺起來,他站在樓下的暗處,繼續蹲守觀察——財務處的燈不一會兒亮了,十分鐘后,隔壁第三個房間的燈也亮了。

李長海待燈熄滅后上樓走到財務處,見財務人員正一臉氣定神閑的樣子,不慌不忙為之前上樓的辦案人員拿賬簿。

“請把隔壁第三個房間的燈打開。”李長海的話猶如晴空霹靂,財務人員頓時臉色煞白。果不出所料,這個房間存放著賬外資金賬目、憑証等所有材料。敏銳的洞察讓僵持不下的案件迅速得以突破。

他鐵骨柔腸

李長海常說一句話:“對待調查對象,要在氣勢上壓倒他,更要在人格上尊重他。”他始終堅持辦案與幫教“兩條腿並行”。

在一次國有土地資金專項檢查中,某土地開發整理服務中心主任涉案。站在利害關系和對方家庭的角度,李長海多次幫助他分析主動交代與拒不認罪的利弊,並懇切地說:“誰都有迷失、摔跤的時候,隻要你現在積極配合調查,認錯態度端正,就能盡快回到家人身邊。”誠懇的話語打消了涉案人員的顧慮,最終讓他作出了交代違紀事實獲取從寬處理的選擇。

在同事眼中,李長海是一位體貼入微的好領導。“查辦華昊運輸集團腐敗專案時,李主任每天最多休息三四個小時,可他依然沒有忘記我的生日是哪天,還特意召集大家為我慶祝生日。”第一紀檢監察室科員陳斌接受採訪時感動地說。

在家人眼中,李長海是一位敢於擔當的工作狂。結婚已經14年,他的妻子似乎想不起來,丈夫什麼時候連續在家待過一周。而李長海每次回家也總是報以愧疚的心情,幫助妻子主動收拾家務,為孩子做上一頓香噴噴的清燉牛肉。

李長海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的執著、對同事和家人的摯愛,無不詮釋著一名紀檢監察干部應有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記者 耿建擴 通訊員 傅一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