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最美基層干部)

“錐子不能兩頭尖”——老紀檢徐保明二三事

記者 姚雪青

2015年06月19日09: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江蘇宿遷市紀檢監察一線,“老紀檢”徐保明的工作經歷讓人嘖嘖稱奇。

就說2012年10月的那次“陷阱事件”吧。一天,一個陌生人找到他在保險公司工作的妻子,提出要做一份長期的養老投資計劃。如果這筆業務做成了,他妻子能獲得一大筆提成。“妻子回來一說,我馬上意識到,這事不同尋常。”徐保明說,果不其然,經過了解,這位前來辦理保險業務的人正是違紀人員的親戚。他立即告誡妻子,要杜絕“變相受賄”。

憑著正直與操守,徐保明在紀檢一干就是18年,參與組織突破大要案200余件,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

不畏艱險,辦案在前

經徐保明查辦的大案要案很多,有些事即便過去了三年五載,還被業內同行津津樂道。

2010年10月,宿遷市某街道申某涉嫌違紀被調查。申某在當地社會關系盤根錯節,很多辦案同志對查辦此案流露出畏難情緒。徐保明主動請纓,細致調查,鎖定証據,啟動對其“雙規”。之后,徐保明和申某正面交鋒,經過了數回合較量。擺証據、講政策、拼心理,申某終於認罪。

在很多人看來,紀檢干部不苟言笑,但徐保明的臉上卻總是挂著笑容。“辦案要鐵面無私,但對被調查對象也要以人為本,對他們要真誠挽救。”徐保明說。

幾年前,當地一名基層干部蔡某因挪用公款被區紀委查處,但由於自身患高血糖,女兒正准備留學深造,當事人感到生活陷入絕境,拒絕回答問題。徐保明知情后陪其到醫院治療,幫助其女兒辦理手續、和其見面談心。蔡某十分感動,積極配合調查,獲得寬大處理。

誘惑常有,歪念勿生

在紀委工作,分管案件查處、負責全委財務,有沒有過面對“糖衣炮彈”的時候呢?

“誘惑時常有之,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跟頭。”徐保明坦言,“可錐子不能兩頭尖,既然選擇了紀檢事業,就不能有發財的念頭,與民爭利的事情更不能干。”

2009年,徐保明兼任工作一室主任,辦公地點設在當地洋河鎮,當時是洋河鎮大開發的前期,土地寸土寸金,房產升值空間很大。當地居委會領導見他們工作條件簡陋,就主動提出低價為每人提供一塊地皮,留待升值。徐保明堅決拒絕,並告誡工作室的同志:“堅持公正清廉,才能維護紀檢監察干部清廉形象。”

“你們辦案秉公執紀,真誠待人,俺心服口服。”“徐常委,我的事給您添麻煩了,如果你們審案需要,我願現身勸說那些拒不交代的人”……每當翻看手機中的這些短信,徐保明直言,這是對自己工作最大的肯定。

勤廉巡察,陽光運行

幾年前的一天,一名基層干部因涉嫌貪污受賄被查,他正在讀大學的女兒聞訊后從外地趕回,站在深夜的寒風中痛哭流涕,不停地問:“爸爸怎麼會這樣?誰來救救他?”這件事給徐保明觸動很大。

必須創新監督方式,探索用制度來保護干部。徐保明在區裡推行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成立區案件查處指揮中心,對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的案件查處工作實行分片和分組管理﹔在案件調查階段實行談話旁聽制,利用辦案現場開展生動的警示教育﹔及時將領導干部履行公務的成本和取得的成果公開對比,接受群眾監督﹔同時,建立基層重要公務事項監督評價體系,使監督評價主體更加多元化。

在徐保明的推動下,宿城區“時評+網評”作風建設考核體系2013年上線運行。“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是官員走上經濟犯罪的重要原因。”徐保明說,保護干部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在他的倡導下,宿城區紀委3年前建立了“勤廉巡察”制度,先后對6個重點部門和4個鄉鎮領導班子及成員進行了勤廉巡察,共發現14類37個問題,對11名黨員干部進行了提醒談話,給予5名科級干部黨紀處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9日 09 版)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致敬基層好干部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