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紀檢干部徐保明:“對每個人都抱有善心,對每件錯事都毫不留情”

2015年06月18日11:2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紀檢干部徐保明:“對每個人都抱有善心,對每件錯事都毫不留情”

  面容溫和的徐保明不太符合人們想象中紀委辦案人員威嚴、冷峻的形象,倒像個好脾氣的鄰家大哥。

  然而,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紀委這位副書記從事紀檢監察工作已有18年,曾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在職責面前,他公私分明。“我對每個人都抱有善心,但我對每件錯事都毫不留情。”

  有人看他面善,以為可以“公關”。一位基層站所所長因非法佔地搞開發、謀取不正當利益被調查。他的妻子幾次前來求情,說家裡欠下了巨額債務,現在債主上門,但家裡實在沒錢。

  “她問我,能不能請組織退還一點錢,讓家裡渡過難關。我說,你這是叫我違反原則,這是不可能的。”徐保明嚴詞拒絕,但在心裡嘆了口氣。雖然對方是咎由自取,但他會力所能及,給對方一些個人的幫助。

  “原則”是徐保明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個詞。在他眼裡,紀委的“原則”就是指維護公平正義。由於紀委特殊的權力,“原則”成為徐保明的信念,丈量著做事的力道和分寸。

  由於徐保明正直的品格、親民的工作作風,許多老百姓多年之后還能想起他“吃著泡面辦案”的形象。然而,也有一些人和他熟悉后,打著他的“旗號”以達到私人目的。“有的人會說,‘我認識紀委的人’,以此來要挾別人,紀委成為‘恐嚇’的工具。”這是原則問題,徐保明不能容忍。

  工頭老謝長期承包當地某局下屬一管理所項目,聽聞所裡要和他解除合作關系,於是找到徐保明,要求徹查管理所的負責人,以此來施壓。徐保明告誡他說,反映問題一定要屬實,並引導他到信訪室登記。然而,老謝手裡並沒有更多的証據。秉著認真負責、為民著想的態度,徐保明還是要求相關人員進行實事求是地調查,但並未查出有什麼嚴重問題。事后,徐保明嚴厲地批評了老謝。“紀委不是實現個人利益的工具,不要想通過告狀的手段來達到私人的目的。”

  如果說把握原則是徐保明的“做事觀”,那麼真誠待人便是他的“方法論”。無論是誰,徐保明都捧著一顆真心對待他們。“隻要你真心對待別人,就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工作也就能開展起來。”

  在調查某鎮副鎮長許某貪污、受賄行為時,不少調查人員軟硬兼施,給他講了很多道理,然而許某一直不願配合調查,雙方僵持了幾日。徐保明想到,許某一直沒跟家裡聯系,“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吧”。

  電話撥通后,許某聽到女兒思念已久的聲音,情緒激動。為了不讓他的女兒受傷害,徐保明並沒有告訴她父親在接受調查,隻告訴她“爸爸在封閉培訓”,並適時挂斷了雙方的通話。“你應當配合組織調查,爭取早日出去見你的女兒。”自此,許某打開了話匣,供認出自己的犯罪事實。

  徐保明的真誠感染過許多調查對象。曾有一位干部被判刑之后,對徐保明說:“雖然我坐牢了,但我不怨你,如果你需要現身說法的例子,我願意。”

  18年來,徐保明參與組織突破大要案200余件。當地目前案值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幾起案件均被他一一攻克,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盡管徐保明以秉公辦案為己任,但他並不希望看到這殘酷的畫面。“每次犯錯的干部被司法機關帶走,我都不願現場面對。”

  徐保明決心要從治本上謀求突破。當地交通局局長上任后,徐保明告訴他:“希望你把握好自己,我們會時刻盯著你的。”他還總結了領導干部容易“犯錯”的地方,編成小冊子發給他們。

  “同一塊石頭不能絆倒兩個人。”徐保明還創新制度,探索建立了基層重要公務事項監督評價體系、在案件調查階段實行談話旁聽制等,用制度保護黨員干部不掉隊、少掉隊。

  “拍拍肩膀、拉拉耳朵、扯扯袖子,必要的時候當頭大喝,大多數干部都會有所觸動,知恥而止。”徐保明說。

  “紀委工作不僅要敢於擔當,而且要善於擔當。”徐保明認為,他隻不過是在努力做好這個崗位應該做的事情。“能夠得到大家的信任,是一種幸福。”(新華網南京6月18日電 記者聶可、秦華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致敬基層好干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