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守“廉”與正人先正己

2015年05月18日11:17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原標題:守“廉”與正人先正己

  翻開史冊,王朝興衰更替,如走馬燈飛旋,令人眼花繚亂。誠如黃炎培當年與毛澤東論王朝周期律時所提到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透過現象看本質,無非是失於“廉”,敗於“腐”,滅於“亂”,然后改朝換代,周而復始。

  商紂王本來是個文武兼備的人才,因有恃無恐不能正己而失廉。他專橫跋扈,沉迷酒池肉林,大興奢靡之風,荒淫無度搞腐敗,剛愎自用害賢良。最后在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戰敗,自焚於鹿台,商朝遂告覆亡。

  “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守廉拒腐,此后備受重視,卻屢敗屢戰,充分說明“廉”的“知易行難”。

  《周禮》上說:“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這“六計”,分別為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考核官吏政績有六項標准,即清廉且善於辦事,清廉且推行政令,清廉且謹慎勤勞,清廉且公正,清廉且守法,清廉且明辨是非。六項標准內容不同,但均冠以廉、以廉為本,體現出清廉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此后,管子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率先把“廉”作為國家興亡成敗的四個關鍵詞之一,提升到“國之四維”的高度來加以強調。管子的廉政思想極其豐富,最有代表性的是“廉不蔽惡”,意為不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主持公道、揭露邪惡,為人行事方為圓滿。而管子廉政思想中尤為可貴的新意還在於提出“人君不廉而變,則暴人不勝,邪亂不止。”管子在此對人君提出忠告:人君自身不廉,引起突發事件而變亂,就無法制止邪亂,就要出現政治危機。從現在的角度看,就是正人先正己,也就是說,要求別人守廉,自己首先要做到節儉、權不謀私,成為“肅官廉士”。當今時代,封建君臣思想已不符合我們治國理政的思路,但守廉思想中“正己”這一要求不會過時,其深刻內涵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節儉,是廉的基本內涵。春秋戰國時期,奴隸主貴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風盛行,比管仲晚約一百年的晏嬰,身處濁世,但剛正不阿,心向清廉,穿粗衣,吃粗糧,居陋室,騎劣馬,始終過著清貧生活。景公給他新房,他拒絕搬遷,給他金銀裘皮、好車好馬,他堅辭不受,景公見他的妻子又老又丑,把女兒賜給他,晏嬰更是婉言謝絕。晏嬰提出,公正能克制自身欲望,節儉能抵制外來誘惑,這些都是廉政的應有之義。

  由此聯想到,當今社會一些領導干部的腐化墮落,往往就是從生活作風上打開了小的缺口,這個缺口一旦打開,奢侈就極易成習,進而使人成為金錢的俘虜。從先賢的廉政思想中,我們不難領悟到,恪守節儉對行廉正己的意義。

  權不謀私,是守廉之要。管仲當年從魯國乘檻車被押解回齊國時,路過邊境,有封人(邊境小官)得知管子將成為齊國重臣,便恭敬地獻上酒食,討好管子索要官位。管仲問:“你有什麼本事和特長嗎?”封人說:“沒有。”管仲呵斥道:“我將來做官,是為國求才,像你這投機鑽營之人,我才不會用你!”這個典故告訴我們,為官要公正清廉,選人用人要出於公心。

  在當前我們的治國理政中,權不謀私除體現在干部選拔任用時的不任人唯親,還包括主動接受監督的勇氣,如將“三公”經費公開,如實申報收入和家庭財產,等等,這亦是“吾道不寡”,古已有之。

  管仲就曾主動向齊桓公申報公用經費開支的情況:“管仲會國用,三分之二在賓客,其一在國,管仲懼而復之。”齊桓公聽后,非常欽佩並大加贊揚。由於管仲打鐵做到自身硬,所以他辦過一個著名的鐵案,剝奪了一個作奸犯科的老貴族伯氏“三百邑”供養地特權,讓伯氏過著一天吃兩頓飯的生活,伯氏卻“沒齒無怨言”。

  官肅士廉,則民順天下安。管子說“廉不避惡,則行自全”,這就要求,守廉必先立廉,為公方可立廉。由此,管子進一步提出“士廉”的要求,其深意在於:既然“學而優則仕”,將來上輔國君,下牧萬民,士就不能“任性”,而是要非廉不可。士廉是官廉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廉士守廉,他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國歷史上涌現出了官居宰相身居陋室的魏征、笑比黃河清的包拯、剛直不阿的海瑞、“古今第一廉吏”於成龍等一批為政清廉的典范。當今時代,也正是焦裕祿、楊善洲、王瑛等戰斗在各條戰線默默奉獻的無數黨員干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

  反之,不廉之士,做官就難以守廉而終成貪官奸臣,如亦官亦盜、驕奢淫逸的石崇,招權納賄、肆行貪污的嚴嵩,絕世大貪、富可敵國的和等,以及近年來落馬的一批貪腐分子,他們背離宗旨,瘋狂斂財,寡廉鮮恥,成為民族之害,家國之恥。

  古人雲: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貪者,政之腐也,民之賊也。為國不廉,如長夜不明﹔為人不廉,如朽木不材﹔為官不廉,如高山塌方﹔為士不廉,如大廈斷脊。“廉”乃立國立民之大節,其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塑造著中華民族的品格,守“廉”則是一種高尚的價值取向和從政操守。隻有自覺抵御各種邪惡和私欲誘惑的侵蝕,做到正人先正己,才能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龔聖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李源、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