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分享

貪官懺悔錄:可惜、可氣、可警

申孟哲

2015年03月20日07: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昔日高位官,今日階下囚。在囹圄中將自己的生命過往一一回顧,白紙黑字地落筆,再交由中紀委公布天下。

對於個人來說,這無疑是可悲可惜的一種經歷。且不說一人落馬之后給周遭之人帶來的影響,僅從組織上說,黨培養一個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人力財力的。習近平也曾在一次會議上說,每次看到落馬的高級干部,心裡首先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如果我們細究貪官的人生經歷,也經常可以看到,這些人可能家裡有老母親,可能出身貧寒,可能吃過許多苦,也可能有著實干和能干的青壯年時代。就像《紅與黑》裡的於連,因為前后經歷的對比以及淒慘的下場,才更突顯出這種悲劇的“可惜”氛圍。

但在感性的“可惜”之后,我們會感到,讀這些懺悔錄,會有“可氣”的感覺。

之所以下這個論斷,是因為,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相似的誘惑,在相似的條件下,大多數人保持住了定力,但有人迷失了自己。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就懺悔自己因為迷上玉石而玩物喪志,最后栽在“雅賄”裡。是玉石的錯麼?不,是自己的信仰發生了扭曲。

事實上,從2013年起,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就開設了“以案警示”欄目,定期刊登貪官案件的剖析,並有其本人的懺悔內容。這些官員大多級別不到“老虎”,但是正因為此,才讓普通的黨員干部可能有“類似”的感覺——級別相似,遇到的情況也可能相似。

比如,有的曾經是“打黑英雄”,但是卻對“家裡人”不斷照顧,暗地裡輸送利益﹔有的喜歡下班后跟朋友“哥們兒”喝兩杯、打幾把牌,最終在賭局中抽不了身﹔有的是被勾肩搭背的老板們“圍獵”,有的則是被一度的“紅顏知己”所“狙擊”……

這,也就是貪官懺悔錄的警示作用。

我們說,反腐,從來不是一場個人利益之爭,也不是為了整誰﹔讓貪官懺悔,也不是要把誰釘在恥辱柱上,或者五花大綁游街,而是為了警示全黨、淨化政治生態。他們經歷的,別人也一樣可能經歷﹔他們被一些東西絆倒,有的是個人原因,有些可能帶有普遍意義。

因此,黨員干部看了這些懺悔錄之后,要能“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黨內有關部門看到這些懺悔錄,應該對某些有共性的問題及早研究,並且做出相應的制度設計,以防更多的人再次摔倒在此處。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