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守紀律講規矩系列談之一:用紀律和規矩“量”好黨員干部言行

夏寶龍

2015年02月28日13:54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改進作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扶正祛邪,正本清源,彰顯了從嚴管黨治黨的堅定決心、堅強意志,體現了敢於擔當、除惡務盡的政治氣魄。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對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治黨、依規管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特別是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了深刻闡述。我們要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紀律和規矩的要求去做,用黨紀黨規約束黨員干部的言行,拿起規矩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言行,拿起紀律的鐵掃把,掃一掃身上的塵土,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對黨忠誠是黨員的基本規矩

天下至德,莫大於忠。忠誠是衡量人品的基本標准。黨章明確規定,共產黨員要“對黨忠誠老實”。這就告訴我們,對於黨員來說,對黨忠誠老實是政治合格的底線。如果一個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滑坡,不信馬列信上帝,參與宗教活動,說什麼對共產黨有感情,對上帝也有感情﹔如果一個黨員干部在黨不憂黨、在黨不為黨,對那些有損黨的利益的言行熟視無睹、聽之任之,甚至自己也做出一些有損黨的利益的事情來﹔如果一個黨員干部不信組織信個人,把對黨的忠誠變成對關系網的依附﹔如果一個黨員干部把對黨忠誠作為向組織交換的籌碼,個人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牢騷滿腹,甚至貪贓枉法、腐化墮落﹔如果一個黨員干部在危機關頭、重大考驗面前,動搖、妥協、變節,那麼“忠誠”二字從何談起呢?

廣大黨員干部在任何時候都要始終站穩黨的立場,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維護中央權威,確保中央政令暢通。要襟懷坦白、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要堅持團結一切忠實於黨的同志,多說有利於團結的話,多做有利於團結的事,時時處處堅決維護黨的利益。要勇於同那些身在黨內、心在黨外、對黨不忠的人,作堅決的斗爭。

規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線

既要嚴守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還要堅持和遵循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黨的規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規則,既包括黨章、黨的紀律、國家法律等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也包括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等未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這些列入紀律的規矩是“硬規矩”,是剛性的,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嚴格遵循黨章這一總規矩,必須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這一剛性約束,必須模范執行黨領導人民制定的國家法律。違反了這些“硬規矩”,就是觸碰“帶電的高壓線”,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甚至身敗名裂、貽害子孫。這一點任何人都不能含糊,一定要弄得清清楚楚。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硬規矩”,雖然沒有白紙黑字的規定,但經過實踐檢驗,約定俗成、行之有效,是一種傳統、一種范式、一種要求,我們必須長期堅持並自覺遵循。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點到的幾種“不成文的紀律”,已經說得明明白白,這些也都是硬規矩。一些黨員干部在這方面不大重視、不大注意。比如,有的熱衷搞同鄉會、同學會、戰友會,觥籌交錯、互通款曲,交一些酒肉朋友,把稱兄道弟、哥們義氣、搞小圈子當成時髦﹔有的喜歡口無遮攔、亂評亂議,傳播小道消息,亂發議論,在手機上轉發一些灰色信息、黃色信息、謠言信息﹔有的把本應組織上掌握的機密、個人隱私向小圈子泄露,嚴重違反工作保密紀律,甚至通敵叛國﹔有的脫崗離崗也不向組織匯報,一到節假日就見不到人了﹔有的生重病隱瞞、結婚離婚隱瞞、子女家屬定居國外境外也隱瞞﹔有的在干部人事問題上,通過隱喻、暗示等方式,打招呼、通風報信,違反組織原則。對於這些沒有明文紀律規定或禁止的,要掂量一下是否符合黨的紀律原則,心裡要有這個戒尺,不能裝糊涂、打馬虎眼。

堅決破除各種盛行的“潛規則”

從現實情況看,“潛規則”積弊甚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審批要“意思”,採購要回扣,看病要“紅包”,辦事要“門路”,關系網無處不在,人情債易欠難還,各種“潛規則”未必成文卻有約束力,心照不宣而有傳染性,已成為社會公害。“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些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潛規則”,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言行,讓很多人深受其害卻又被迫參與,無比痛恨卻又心甘情願被綁架和裹挾。

作為黨員干部,要堅決向舊習慣說不,向“潛規則”叫板,逐步壓縮“潛規則”的生存空間,使之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場。對那些信奉“潛規則”的黨員干部,要經常性地“敲打”,及時教育提醒﹔對那些利用“潛規則”的黨員干部,要嚴肅對待、堅決斗爭,使之潛而無門、潛而無用,潛得越深、嗆得越苦,最終不敢潛、不想潛。

堅決破除“老好人”現象

現實生活中,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就是“老好人”現象。“老好人”啥模樣?有副對聯刻畫得很形象:“睜眼閉眼一隻眼﹔你好我好大家好”,橫批:“好好先生”,其表現形式很多:一是不說話。在重大原則問題、大是大非面前,“愛惜羽毛”當“紳士”,即使表態也是看別人先說了些什麼,然后附和幾聲無關痛痒的話。二是說好話。奉行“多栽花、少挑刺”,擅長“吹喇叭”、“抬轎子”,無原則地逢迎討好。三是好說話。無論事情是否符合原則,都說“好”、都說“行”,隻點頭、不搖頭,甚至對違反綱紀、逾越規矩的人和事,也是包著護著、藏著掖著,一旦別人犯了大錯后盡放馬后炮,當事后諸葛亮,有的還落井下石。四是不作為。隻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對工作敷衍應付,遇見矛盾困難繞著走,四平八穩當“太平官”。

貪官猛如虎,庸官害如狼。不廉潔、不奉公是不守紀律、不講規矩,不勤政、不有為也是不守紀律、不講規矩。比如個別干部在執行工作任務時,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把責任推給上面,透支領導信用。這些現象歸結起來,就是不講原則,不講是非,怕得罪人,明哲保身。“老好人”現象任其蔓延,不僅腐蝕人的思想,庸俗同志關系,毒化黨風政風,而且破壞黨的規矩,渙散黨的組織,消解黨的戰斗力,其害莫大焉!

范仲淹曾說過:“凡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無”。黨員干部為了事業而堅持原則、得罪人,有時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須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按照黨的紀律、黨的規矩的要求,遇事不溜肩、不耍滑、不逢迎,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勇於擔當、敢抓敢管。特別是對“老好人”現象要堅決抵制、堅決反對、堅決斗爭。各級黨組織都要對敢擔當者擔當,對那些敢擔當、肯實干、不怕得罪人的干部,不能隻看得票多少,要綜合考核、大膽使用。對那些搞投機、當“老好人”的干部,哪怕得票再高,也不能使用。當前,各項工作十分繁重艱巨,干部能不能擔當應是各級黨委最看重的。黨和人民需要一大批敢擔當、善擔當的黨員干部,他們是黨的中堅力量、中流砥柱。為官必須有為,必須有大為,絕對不允許不作為的情況存在。

作者:浙江省委書記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