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成績令人矚目,“四風”頑疾顯著改善。但應該看到,腐敗分子被震懾住了,但有人還在窺測方向甚至困獸猶斗﹔“四風”問題在面上有所收斂,但不良作風積習甚深,樹倒根在。

膠著狀態下的反腐敗斗爭

2015年02月12日17: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盤根錯節,腐敗窩案趨復雜

這是一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

2011年,廣東茂名買官賣官窩案曝光,24名省管干部相繼落馬,218名縣處級干部牽涉其中。該市所轄6個縣(區)主要負責人無一不腐,波及黨政部門105個,159人涉嫌行賄買官。

2012年,安徽蕭縣原縣委書記因收禮落馬,“牽連”的80多名“送禮干部”被集體免職,其中包括全縣23個鄉鎮中的近20名黨政一把手。

2012年底至2013年初,湖南衡陽發生破壞選舉案,包括時任衡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紀委書記、組織部長在內的467名黨員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2014年,包括4名省委常委在內的7名山西省副省級干部接連落馬,涵蓋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套班子”,此后官場仍余震不斷(見附后樣本分析)。

……

據當地媒體報道,這些地方政治生態中正常的規則、風氣、導向均遭到了嚴重破壞,領導干部與商人之間、干部與干部之間的正常交往已經被金錢和利益取代。

近年來,一些地方區域性腐敗和領域性腐敗交織,用人腐敗和用權腐敗共存,體制外和體制內挂鉤,從深層次上破壞了基層政治生態,使清廉之樹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亂象叢生下,腐敗分子已經形成了“共腐關系圈”,“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同在,利益關系錯綜復雜、盤根錯節 ”。

新華社更是首次公開將落馬的山西籍官員、石油系統內高管、在四川等地任職過的“大小秘書”們命名為“山西幫”、“石油幫”、“秘書幫”。並刊文指出,腐敗窩案不僅破壞了政治生態,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更使當地和有關系統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遭受重大損失。

花樣翻新,腐敗方式趨隱蔽

近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小組討論中,王岐山同志指出:“有的領導干部楷書沒寫好,直接奔行草,還敢裱了送人。”直指官員兼職書協的腐敗亂象。當前,一些官員挂銜藝術協會領導職務的現象頻發,僅陝西省書協,2013年換屆時主席、副主席等領導就有60多名。藝術與權力挂鉤,使作品溢價飆漲,一些意欲行賄者便趁機以藝術之名,行雅賄之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因雅賄而落馬的官員不乏其人,省部級官員中就有雅好玉石的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雅好攝影的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秦玉海等。“雅好只是遮羞布,背后是赤裸裸的權力尋租。”有網友一語中的。

而雅賄只是眾多隱性腐敗中的一種。

隨著反腐敗工作的日趨深入,以及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日益縝密,赤裸裸腐敗的空間越來越逼仄。一些領導干部便開始千方百計地鑽制度的空子,並在腐敗方式上尋求“突破”。腐敗手段花樣翻新,且越來越趨於隱蔽。

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隱性腐敗手段高達數十種,梳理后大致可分為11類(見表1),這其中既有物質性賄賂,也有非物質性賄賂。

專家指出,與傳統的腐敗方式相比,這些由“地上”轉為“地下”、由直接轉為間接、由“現貨”轉為“期權”的隱性腐敗方式,具有發現難、取証難、查處難等特點, 大大增加了打擊的難度,也使得反腐敗形勢變得更加復雜。

企圖反彈回潮,“四風”穿上隱身衣

與腐敗手法變化相一致的是,在中央八項規定的強力滌蕩下,“四風”問題也開始穿上隱身衣,上演各種隱身術,如“不吃公款吃老板”、“秘密食堂”、“網購送禮”等。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每月e題”欄目,曾邀請網友揭露身邊隱蔽的“四風”問題。網友的熱烈回應,也使得這些改頭換面的腐敗手段逐漸清晰(見表2)。

輿情調查顯示,當前網民對作風建設最擔心的是“中央決心大,下面不落實,改不掉頑疾”,最期待的是作風轉變“能夠不斷制度化、法制化,成為國家政治生活常態”。

2014年,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3085起,處理71748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3646人。數字既彰顯了成績,也反映出“四風”問題的嚴重性。

頂風違紀、邊整改邊重犯、頑疾死灰復燃……2014年10月公布的中央巡視組第一輪巡視整改情況通報中,“四風”反彈依然是一個共性問題。

“當前,‘四風’面上有所好轉,但樹倒根在,重壓之下花樣翻新。”近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研究室主任苗慶旺與網友交流時指出。

一些基層干部也表示,“四風”問題積習甚深,具有慣性,如不引起高度重視,“就隨時可能出現反彈,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被消弭於無形之中”。

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重構政治生態的工作艱巨繁重。“切實做到以零容忍態度和行動懲治腐敗、徹底改革選人用人體制、切實解決制度執行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才能重塑官場人際關系與政治生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指出。(中國紀檢監察記者 徐彩霞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提供)

山西“塌方式腐敗”樣本分析

蕩滌不良政治生態

2014年,山西發生“塌方式腐敗”,一批領導干部落馬。有媒體梳理,落馬的7名省部級干部中,包括4名省委常委。在該省所轄11個地級市中,7個地級市均有干部接受組織調查,其中,晉城市落馬干部數量最多,加上其所轄的高平市,共有12名干部被山西省紀委官網通報。此外,大同、呂梁、太原、陽泉、朔州和晉中也分別有干部落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落馬干部中,至少18名現任或前任縣委書記。

隨著“老虎”和“蒼蠅”紛紛現形,山西政商朋友圈也逐漸浮出水面。有媒體報道說,近年來,山西呂梁政商兩界已經不分你我。一些領導干部需要錢的時候,老板們雙手奉上,老板遇到問題了,領導干部出面擺平。以致在呂梁當地,人們說起某家企業時,直接就以某某領導的企業稱呼。山西某官場人士稱,“每一個落馬干部背后都有一批老板受到牽連,每一個老板被抓也都會牽出一大批干部,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一位自稱是山西官場中人的網友留言說,在此之前,你若進不了“圈子”,仕途會很艱難。

財新網等媒體認為,打掉山西以煤炭為紐帶的黑金政商朋友圈,鏟平利益共同體,扭轉不良政治生態,破解“晉官難當”的局面,是中央在山西“打虎”的重要目的。

山西“塌方式腐敗”引發國內外輿論的高度關注,認為這一現象不僅敗壞了政治生態,嚴重損害了山西的形象,更使當地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遭受重大損失。《人民日報》刊文指出,山西的警鐘敲響,教訓深刻:在推動市場經濟建設中,必須用法治來制衡權力﹔必須完善法治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必須建設法治政府,“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做到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鬆,凡腐必反,除惡務盡。

從群眾反映看,群眾對中央紀委山西“打虎”的認可程度較高。多數網民認為,山西反腐走向縱深,中央對山西“塌方式腐敗”嚴肅問責,表明了中央對腐敗行為的零容忍態度,破除了“反腐停歇論”,極大提振了黨心民心。網民主要觀點有:(1)山西“塌方式腐敗”影響惡劣,觸目驚心﹔(2)支持中央持續深挖山西官場腐敗,不留后患﹔(3)山西權錢交易問題嚴重,高級干部頻頻落馬不稀奇﹔(4)高級干部密集落馬顯示類似調查行動已成常態,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央不希望反腐凝聚的民心出現流失。(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景玥)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