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與會同志談學習貫徹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報告精神 

2015年01月15日14:2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剛剛過去的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持之以恆改進作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新高度。

業可進而不可退,氣可鼓而不可泄。

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對今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與會同志一致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學習領會好全會精神,保持政治定力,堅守責任擔當,踩著不變的步伐,把全會部署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嚴明紀律、嚴糾“四風”、嚴懲腐敗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從“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紀律建設”,到“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再到“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全會工作報告中的一項項要求和部署,均將“嚴”字訣貫穿其中。

“全面從嚴治黨是全會報告的一條鮮明主線,是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總基調。”中央紀委委員,浙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任澤民說,“我們既要真管真嚴,更要長管長嚴,越往后執紀越嚴,促使黨員干部講規矩、守紀律。”

與會同志一致認為,要重點查處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堅決遏制腐敗蔓延的勢頭﹔重點查處十八大后、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后仍頂風違紀的行為,堅決防止“四風”反彈。

“一個時期以來,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之所以出問題、犯錯誤,大多是從不講規矩、不聽招呼開始的,根本原因就是黨性修養滑坡、規矩規則意識模糊。”中央紀委委員、駐交通運輸部紀檢組組長李建波告訴記者。

李建波說,應當對症下藥,在工作和生活中樹旗幟、立規矩、揮戒尺、明導向,通過治標治本的結合來防止上述“破窗效應”的蔓延。

“這次全會與中央從嚴治黨的一系列重大舉措相呼應,奏出了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主旋律、最強音,表明了從嚴治黨、刮骨療毒、廉潔執政的堅定決心。”中央紀委委員,雲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辛維光認為。

辛維光表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堅決反腐不能緩、不能讓、不能退、不能鬆。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干到底,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堅持立行立改,創新方式方法,深化紀律檢查體制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明確提出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主要任務、方法措施和時間進度。

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

2015年是十八屆中央紀委工作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與會代表一致認為,今年要繼續堅持立行立改,創新方式方法,深化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不斷釋放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的活力和動力。

中央紀委委員,廣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黃先耀介紹,去年,廣東省紀委開展了查辦腐敗案件體制機制和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制度“兩項改革”試點,加大內設機構整合力度,省市縣三級紀檢監察機關辦案人數佔比大幅提高。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1168件,同比上升53.8%,查處地廳級干部93人,同比上升145%。

“我們要做到不等不靠,對政策明確的,抓緊推進﹔政策未明確的,認真研究探索﹔能試點的,先行試點,爭創廣東反腐敗體制機制新優勢。”黃先耀表示。

記者了解到,除廣東省紀委外,去年,中央紀委還在河北、浙江、河南、陝西省紀委,國務院國資委紀委,駐商務部、海關總署紀檢組等7家單位進行查辦腐敗案件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去年4月至7月,8個試點單位共初核26125件,同比增長25.1%﹔立案21856件,同比增長18.6%,辦案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

中央紀委委員,湖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侯長安介紹,湖北將繼續按照立行立改的要求,深化改革,推動“三個工作格局”的形成:推行和完善下級紀委向上級紀委報告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情況制度,健全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和考察的實施辦法,加快形成“兩為主”工作格局﹔全面完成省、市兩級紀檢監察派駐機構改革,加快形成省、市、縣三級派駐機構統一管理的工作格局﹔改進巡視工作方式方法,全面完成對全省99個縣(市、區)的巡視,加快形成巡視全覆蓋的工作格局。

深入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追究

主體責任,是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牛鼻子”。落實主體責任,是對黨章規定的重申,是各級黨組織職責所在、使命所系。

五次全會公報提出,2015年,要深入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追究。這一要求得到與會同志的高度認同。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全黨共同的重大政治任務,必須全黨動手一起抓。其中的要害,就在於各級黨委(黨組)的主體責任是否落實到位。能否把這份責任扛起來,是對黨的領導干部擔當精神的檢驗。”中央紀委委員、駐司法部紀檢組組長韓亨林說。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以來,責任歸位和落實工作受到空前重視。2014年,王岐山先后6次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7位中央紀委駐會副書記分赴地方調研,都旨在督促落實“兩個責任”,尤其是各級黨委(黨組)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牽住“牛鼻子”、落實主體責任,是過去一年多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有力成效的關鍵。

也有代表指出,在縣一級和各業務部門的基層及農村,壓力層層遞減的現象依然存在。中央紀委委員,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建議:“深入推進落實主體責任,要加強制度化建設,使之成為必須抓的任務。解決少數領導干部簽了責任狀,但意識和行動跟不上的問題。”

2014年中央第二輪巡視中,有巡視組點出“一些黨委抓黨風廉政建設存在‘挂帥不出征’現象”——而這,往往是導致區域性、系統性違紀違法案件或重大腐敗問題的重要原因。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2014年,對湖南衡陽賄選案嚴肅問責,追究山西系統性、“塌方式”腐敗案件相關黨組織責任……中央對此三令五申,絕不是言之不預、不教而誅。

“今年開始,尤其要突出問責。”全會公報強調。

“我們要把追究問責的戒尺真正地揮起來,對一些政治生態惡化、政治風氣污染嚴重的單位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嚴肅問責。建立完善責任追究典型問題通報制度,通過問責,把責任真正落實下去。”李建波說。

落實監督責任,建設忠誠、干淨、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對黨風廉政建設負有監督責任,是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的題中應有之義。

“不履行或者履行不好監督責任,紀檢監察機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韓亨林說,“我們要進一步樹立和增強主業意識,不斷鞏固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成果,聚焦聚焦再聚焦,切實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監督執紀問責上來。”

打鐵還需自身硬。紀檢監察機關不是保險箱,紀檢監察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裡,黨員干部存在的問題,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同樣存在。

己不正,焉能正人?

“紀檢干部處於反腐敗斗爭的‘風口浪尖’,無數眼睛在盯著我們。如果本身不檢點、不干淨、不過硬,紀檢干部能把別人拿下,別人也可以把紀檢干部拿下。”侯長安說。

代表們表示,要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干部監督機構的作用,完善自我監督機制,健全內控措施,嚴肅查處跑風漏氣、以案謀私行為,堅決防止“燈下黑”。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黃先耀認為,報告強調要“以零容忍態度清除害群之馬”,“打造忠誠、干淨、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體現了從嚴自律的高度自覺、從嚴治黨的徹底態度,向全黨全社會進一步釋放了反腐敗無禁區、無特區、無盲區的強烈信號。(記者 何韜 楊詩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