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認真把握好巡視工作的新定位,就是要發現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重點就是“四個著力”﹔要認真把握好巡視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各方面糾正和解決問題,增強震懾力,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用最堅決的態度、最果斷的措施刷新吏治。
數據是枯燥的,但數據往往是最有說服力的。剛剛過去的2014年,本市巡視工作的這些數據,正解讀著力度正在不斷增強的黨內監督。全年共向被巡視單位指出存在的問題322個﹔向被巡視單位提出整改建議68條,向市委及有關單位部門提出意見、建議41條。前兩批巡視向市紀委、市委組織部等單位部門移交問題線索或事項80條。
“要認真把握好巡視工作的新定位,就是要發現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重點就是‘四個著力’﹔要認真把握好巡視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從各方面糾正和解決問題,增強震懾力,營造良好的從政環境,用最堅決的態度、最果斷的措施刷新吏治。”市委對巡視工作高度重視,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韓正同志對巡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劍指黨風廉政突出問題
“要始終把發現問題作為主要任務,劍指黨風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使巡視工作真正成為反腐敗前沿陣地的‘千裡眼’”,中央紀委常委、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侯凱在2014年初的全市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提出明確要求。
一年來,上海巡視機構按照中央和市委對巡視工作的新定位和對反腐敗形勢任務的新判斷,緊緊聚焦黨風廉政“一個中心”,圍繞“四個著力”,以發現問題、形成震懾為目標,充分發揮了巡視監督作用。
一段時間以來,土地出讓、工程項目、大額資金使用、科研經費管理等成了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去年開展的三輪巡視中,針對上述問題,市委各巡視組舉起“顯微鏡”,拿起“望遠鏡”,既“就事論事”,善於從一個線索反映、一件信訪舉報中發現可疑人員,又“見微知著”、“登高望遠”,注意發現苗頭性問題,重視分析普遍性問題,針對突出問題,推動問題解決,防止小問題發展成大問題。
針對巡視中發現的部分單位在科研經費使用方面存在套現、挪用等問題,相關巡視組在深入訪談、查閱賬冊的基礎上,有針對性開展了專題調研,提出了加速建章立制、嚴懲違規行為、嚴格經費標准等“治本”建議,為相關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直接推動了相關問題解決。2014年,市委巡視機構向被巡視單位指出存在的問題,遠超2013年全年發現問題的總數﹔形成的綜合報告、專題報告及典型分析材料,是2012年和2013年兩年總數的6倍多。
把發現問題作為主要任務
“你身邊有沒有不放心的人?有沒有不放心的事?”在2014年的上海巡視訪談工作中,每個被訪談對象都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2014年,上海巡視工作的重點對象、重點人員更加聚焦:盯緊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盯緊下一級主要負責人中群眾反映集中或即將提拔使用的重點人員。巡視工作的指向更加明確,把發現問題作為主要任務,注意將不放心的“人”與不放心的“事”挂鉤,“見事”更要“見人”。
巡視訪談中“見事見人”。圍繞“四個著力”,要求巡視干部帶著問題,直奔主題組織巡視談話﹔要求訪談對象不評功擺好,不總結經驗,多談不足,少談成績。同時,針對土地、項目、基建、招商、資金、干部選拔任用、領導干部兼職、領導干部配偶子女經商等重點問題,逐一細化訪談項目,強化反向提問,要求訪談對象對此逐一明示、明確表態,從而進一步聚焦問題線索,提高訪談效果。
問卷調查中“見事見人”。設計了聚焦“四個著力”的問卷調查表,對被巡視單位領導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情況進行反向測評,增強了問卷的針對性,拓寬了巡視組的信息來源。
抽查核實中“見事見人”。2014年結合市委3輪巡視工作,會同組織部門對被巡視單位的部分局、處級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材料進行了認真、全面、細致的抽查核實,對核查中發現的瞞報、漏報、錯報、不實報告等問題依規依紀分類處置,對疑點問題會同相關部門進行深入了解,對涉嫌違規違紀的及時移送相關部門核查。
查閱賬冊中“見事見人”。建立了巡視與審計工作的聯動機制,每批從審計、財政、金融証券、國資監管、工程建設等專業部門抽調干部參與巡視。用好“查賬”這個“利器”,既查“經費賬”、“財務賬”,也查“工程賬”、“基建賬”,注重從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一張可疑憑証、一筆不實報銷等開始,發現問題線索、聚焦重點人員。
信訪辦理中“見事見人”。重視巡視信訪接處工作,對群眾反映突出、目標指向明確的舉報依規依紀及時轉辦、就近督辦、適時催辦,對可查性強的依照相關規定作為重要線索移送,從中查清了一批問題線索,查處了一批違紀人員。
2014年9月19日,在某市屬事業單位巡視的市委巡視組收到一封群眾來信,舉報該單位下屬某研究所所長9月初在一酒店公款宴請單位同事吃喝。雖然19日已是駐點巡視的最后一天,但“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如實報告”這根弦不能鬆。舉報可查性強,要立即開展工作。巡視組當即決定抓緊時間開展初步了解核實。在向相關人員了解、確認宴請事實和參宴人員后,於當天下午即作為重要線索移送市紀委核查。市紀委於9月29日對該所長作出黨內警告處分,並責令其全額退賠餐費。
9月19日—29日隻有短短10天時間,從線索移送到立案追責,市委巡視工作對頂風違紀的行為作出了十分明確、非常迅速的回應,展現了對違規違紀行為“零容忍”的態度,收到良好社會反響。
注重解決問題形成有效震懾
2014年9月,上海紀檢監察網發布的兩則信息引起了媒體的高度關注,一則是市紀委9月9日發布的“上海健康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巫向前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一則是市紀委9月23日發布的“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張宏、趙俊、王昕、徐增增因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的消息。
這些涉案人員是誰?為什麼會在短短兩周內集中“落馬”?事情要回溯到年初。2014年3月,市委第一巡視組進駐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開展巡視。期間,第一巡視組收到了大量對原校長巫向前等人違規違紀、貪污腐化的反映。通過訪談及查閱賬冊循線了解,又發現了巫向前在任期間該校在工程建設、成人教育、校外資產管理、合作辦學經費使用等方面存在的腐敗問題和線索。通過巡視組深入了解,市紀委、市檢察部門深入查辦,一起近年來罕見的發生在本市高教系統的窩案、串案逐步浮出水面,巫向前等人最后難逃法紀嚴懲。
解決問題,形成震懾,是發現和反映問題的最終目的,也是巡視工作得到人民群眾認可和支持的關鍵。
記者了解到,上海市委巡視機構堅持分類處置,認真做好意見反饋、移交事項辦理和整改落實等工作,切實加強了巡視成果運用,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對違紀違法、選人用人等問題線索,要求有關部門要快速查辦、嚴肅處理。市委巡視機構及時分類移交給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抓緊核查,優先辦理。
——對被巡視單位整改意見和整改情況報告加強審核。同時,探索推動巡視進駐、巡視反饋和整改落實“三公開”,被巡視單位按照“先黨內、后黨外”的原則,將整改結果公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及時回應社會各界關切。
——對市委和市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決定的事項、巡視機構移交的問題線索、巡視反饋意見等,建立了巡視成果移交辦理機制,形成巡視移交事項台帳,並積極催辦督辦。同時,強化被巡視地方和單位一把手的整改主責,對巡視反饋的問題一把手要“簽字背書”。
——市委建立市委“五人小組”定期聽取巡視情況、市委常委會定期聽取巡視工作情況等工作機制。2014年以來,市委常委會3次聽取巡視工作匯報,市委“五人小組”2次聽取巡視情況匯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韓正在十屆市紀委三次全會上對巡視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還專門主持召開市委巡視組組長座談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在巡視辦報送的專項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市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中期匯報機制,中央紀委常委、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侯凱認真聽取每一批巡視情況中期匯報,給予明確指導。
——市委巡視辦建立溝通協作機制,市委巡視辦和相關部門定期到巡視組開展調研,必要時,相關部門提前介入,協助巡視組共同做好工作。市委巡視辦聯絡員定期走訪聯系巡視組,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傳。
記者從市委巡視機構了解到:
——2014年本市根據巡視移交線索,已有27名干部涉嫌違法移交司法機關﹔17名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7名干部受到組織處理。
——快查嚴處巡視中發現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截至目前,涉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到處分的有16人,其中局級干部3名、處級干部8名、科級及以下干部5名。
經巡視移送、受到調查處理的人員數量遠遠大於往年。上海巡視工作的強度、力度、效果前所未有,“利劍”作用進一步彰顯,正推進著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記者 洪梅芬 通訊員 潘義)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