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2014年的中央巡視工作,“熱”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一年,與正風反腐新常態相適應,中央巡視組快馬加鞭、趁熱打鐵,不僅完成對21個省區市(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常規巡視,實現地方“全覆蓋”,還對19個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開展專項巡視,發現並移交了一大批領導干部問題線索,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支撐。社會各界更是對巡視工作給予熱切關注和高度評價,“回馬槍”、“一家兩制”、“小官巨腐”等巡視“術語”被多家媒體評為年度熱詞。
作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平台,素有“利劍”之稱的中央巡視工作,究竟“熱”在哪裡?
“熱”在強度——節奏更快,實現地方“全覆蓋”
在不少人眼裡,2014年最受社會期待、最令問題官員頭疼的一句話就是:“巡視組來了!”
以2014年第二輪中央巡視工作結束為標志,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迎來黨的十八大后首個“中央巡視全覆蓋”。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完成地方“全覆蓋”,與以往以五年為一個周期的工作節奏相比,提速增效的背后,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堅實步伐。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這向全社會釋放出強烈信號——黨內監督沒有禁區,不留空白!
為完成280多個被巡視對象的“全覆蓋”任務,中央巡視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如,加快巡視節奏,常規巡視由每年2輪增加到3輪﹔適當增加力量,在嚴格控制編制的前提下,通過盤活存量、抽調人員,組建新的巡視組﹔聚焦中心任務,緊緊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這個中心開展工作﹔探索開展專項巡視﹔等等。
提速增效的一個訣竅是堅持問題導向。以往,巡視監督內容線長面廣、重點不夠突出、職責定位不夠准確,存在面面俱到、大包大攬的傾向。2014年以來,中央巡視組聚焦“一個中心”、圍繞“四個著力”,強化對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監督,著力發現礦產資源、土地出讓、工程項目、惠民資金和專項經費管理等重點領域的腐敗問題﹔頂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買官賣官、帶病提拔、超編制配備干部等用人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時,加強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執行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情況的監督檢查。
提速增效的“效”則體現在發現問題上——通過巡視,一批中管干部和廳局級干部問題線索,以及在黨風廉政建設、作風建設、執行政治紀律、選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浮出水面。截至目前,中央紀委已對巡視移交的萬慶良、譚力、武長順、陳鐵新、隋鳳富、梁濱、朱明國等中管干部問題線索立案查處﹔中央組織部對巡視發現的選人用人問題進行立項督查,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員400多名。
“熱”在精度——方式更新,在“專”字上做文章
2014年11月24日上午,中國石化大廈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央第六巡視組一行12人,正式進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巡視。2014年中央第三輪巡視大幕由此拉開。
此輪巡視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專項巡視首次全面鋪開。13個中央巡視組在一個月時間內專項巡視包括8家央企在內的13家單位。
專項巡視是改進巡視工作、創新巡視方式的重大舉措。2014年在深入推進常規巡視的基礎上,前兩輪中央巡視對6個單位開展了專項巡視試點,收效明顯。
在2014年11月18日召開的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王岐山同志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實中央巡視工作方針,在“專”字上做文章,創新組織制度和方式方法,發揮專項巡視的威懾力。
據介紹,專項巡視的主要任務是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這個中心,圍繞“四個著力”方面的重點專項問題開展監督檢查,突出重點人、重點事和重點問題,精准發現,定點突破。
與常規巡視相比,專項巡視具有“短、平、快”的特點,重點更加突出,內容更加具體,程序更加簡便,方法更加靈活,時間更加緊湊,甚至可以圍繞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開展專項巡視,或針對已巡視過的地方和部門殺個“回馬槍”,檢查整改落實情況。
記者注意到,雖然每輪專項巡視時間隻有一個月,但這並不妨礙巡視成果的取得。如,2014年8月,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對一汽集團開展專項巡視,在反饋情況時,不僅指出一汽集團汽車銷售、資源配置領域腐敗問題多發,還翻出了“舊賬”——對2011年巡視發現的問題整改不力。
對於專項巡視這一新招式、新法寶,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表示:“反腐敗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斗,常規巡視如同投入正面戰場的‘紀律部隊’,專項巡視則是‘特種部隊’和機動力量。”
“熱”在制度——遵循法度,依規依紀依法監督
“巡視期間,巡視組不干預企業正常工作,嚴格遵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2014年第三輪中央巡視啟動之際,不少“涉企”巡視組組長在各自工作動員會上明確“表態”。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透露出的卻是中央巡視組在法制框架下做好巡視工作的鮮明態度。
“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依法治國作出全面部署,巡視工作立行立改,堅持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加強整章建制,完善制度保障,使巡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做到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初步形成了以黨章為根本、以巡視條例為主體、以配套制度為支撐的巡視制度體系。”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同志告訴記者。
這一年,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認真總結十八大以來巡視實踐和理論創新成果,與時俱進修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11月4日,王岐山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修訂條例工作﹔11月中下旬,王岐山、趙樂際、趙洪祝等中央領導同志分別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書記、黨委組織部部長和紀委書記三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12月,領導小組審議后,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普發各省區市和部分中央單位征求意見……點點滴滴,充分體現了黨中央依法治國、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的堅定決心。
這一年,在修訂條例的同時,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著手研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省區市巡視工作意見等配套制度,及時制定完善中央巡視工作流程、專項巡視工作流程、巡視發現問題線索分類處理意見、巡視與審計工作協作機制等制度規定。其中,針對巡視中管企事業單位涉及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依照《証券法》等法律法規和巡視工作規定,研究制定了巡視中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關事項的意見。
一年來,隨著巡視制度建設的推進,特別是覆蓋巡視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的法規制度體系的逐步健全,依規依紀依法開展巡視成為中央巡視組的必修功課。
“熱”在深度——同頻共振,走好全國“一盤棋”
中央巡視很“熱”,以省級巡視為代表的地方巡視同樣很“忙”。2014年第三輪中央巡視落下帷幕的同時,不少地方的省級巡視工作也順利收官。
記者了解到,2014年不少地方都完成了3輪以上省級巡視任務。截至11月底,各省區市黨委巡視組共發現涉及廳局級干部問題線索1528件,是2013年的7.5倍﹔涉及縣處級干部問題線索3853件,是2013年的5倍。
省級巡視成績“飄紅”,離不開中央堅強領導。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對省區市巡視工作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深入推進省區市巡視工作,省級巡視的基礎作用進一步強化。
2014年7月4日,王岐山在內蒙古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巡視工作座談會,對加強和改進地方巡視工作作出部署,明確指出,省區市黨委要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對巡視工作的領導,使巡視真正成為發現問題的“尖兵”。
以“五人小組”會議為例——記者梳理有關巡視工作的報道發現,2014年下半年以來,由省委書記、省長、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和省委組織部部長參加的省委“五人小組”會議,頻頻見諸報端,內容均是研究部署巡視工作和聽取巡視綜合情況匯報。原來,按照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部署,中央巡視辦專門印發通知,指導各地建立省區市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向黨委“五人小組”匯報每輪巡視綜合情況的工作機制,明確黨委書記在“五人小組”聽匯報時的講話要報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備案。
據了解,在組織動員培訓的基礎上,中央巡視辦2014年還對21個省區市(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巡視工作開展專項檢查,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聽取專項檢查情況匯報。
一年來,在中央有力領導下,巡視工作逐步實現了遏制腐敗上下聯動、“全覆蓋”上下聯動、制度建設和執行上下聯動,初步形成了橫向“全覆蓋”、縱向“全鏈接”、全國“一盤棋”的戰略態勢。
展望新一年,正風反腐依然在路上,巡視監督整裝待出發!(記者 瞿芃)
相關專題 |
· 聚焦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