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人大反貪碩士班 八名高官當導師

30名畢業生中,15人進入檢察系統,其余則進入法院系統以及政府機關、銀行等單位
2013年07月08日14:39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010年9月, 中國人民大學開設的國內首個“反貪碩士班”——職務犯罪偵查方向碩士研究生班(以下簡稱“職偵班”),在一片質疑聲中開課。三年后,“職偵班”培養出第一批畢業生走向用人單位。首批畢業生就業情況究竟如何?

記者獲悉,“職偵班”的30名畢業生中,有15名進入檢察院系統,其余一半則走進法院系統以及政府機關、銀行、央企、律所等單位,就業率高達百分之百。

在一片爭議聲中開課

有人認為,近年來反腐形式多變,但仍是治標不治本

為何會開設“反貪碩士班”?作為發起者,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家弘坦言“其實最初這只是我們學校的一個教學改革,想培養更能夠適應職務犯罪案件偵查需要的人才”。

清華大學廉政治理中心主任任建明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他認為:培養“反貪碩士”可以使反貪隊伍更加職業化和專業化,對於反腐敗尤其是職務犯罪方面有著很強的針對性。

盡管如此,“職偵班”引發的爭議聲仍不斷,中央黨校退休教授王貴秀曾公開批評,這對於反腐本身而言隻能算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有人認為,這些年來,有關反腐手段花樣翻新,但結果還是治標不治本,“形式反腐是盛行了,真正的反腐敗卻有所疏漏”。

不論是關注還是批評,都給“職偵班”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而學生們的“就業方向”則在開班之初就讓包括班主任劉品新在內的班級成員十分擔心:“往哪個方向就業?他們會不會比別人做得更好?這個改革有沒有樣板作用?”何家弘表示,雖然叫職務犯罪偵查方向,但是並非定向培養,學生畢業后可以自主選擇職業,“做律師或者別的行業,都可以”。

每個學期都去最高檢參觀

高檢導師帶的課,課堂內容不能隨便對外透露

據了解,“職偵班”的學習課程與其他法學專業基本一致,但多了幾門偵查學的課程,特設課程包括檢察學、職務犯罪偵查實務、職務犯罪偵查技能、物証技術學等。何家弘表示:“由於職務犯罪的特殊性,學生們將重點學習如何獲取有效‘人証’,尤其是在獲取‘人証’時,學習觀察人的表情,推測人的心理,學生會接觸到測謊技術。”

“職偵班”採取雙導師制,除了校內導師,還有8名業界高官擔任導師: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局長陳連福、副局長徐進輝,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廳長李文生……從這個名單中,可以看到一連串非常權威的名字。

“職偵班”的學生們的生活與普通研究生並無多大差別,正在讀“職偵班”的碩士生周蔓儀告訴羊城晚報報記者,他們平時不是很累,課業在研一時會忙一點,之后就好多了。周蔓儀表示:“高檢的導師們會帶一門課叫‘職務犯罪偵查實務’,很貼近最前線的實務,授課形式多為18人的小班研討,互動性很強,氛圍也輕鬆愉悅。幾乎每個學期,我們都會去最高檢參觀並和業界導師匯報交流自己的學習狀況。”

然而,她強調:“高檢老師帶的課是不許外班人聽的,課堂內容也不能隨便對外透露。”但她還是分享了一些專業課與眾不同的考試形式:“比如,物証技術的考核就要求同學們在課下獨立完成一套包括指紋鑒定、筆跡鑒定、印章鑒定的試卷。再比如,學完電子取証后,同學們被要求用所學技能和軟件分析由另一個班同學埋下了陷阱的電子數據,找出其中的問題。”

但由於反貪案例多數涉密,作為業界導師的高檢領導並未帶領學生做相關研究,職偵班畢業生呂凡表示:“他們也是領導,會比較忙,雖然指導沒有校內導師那麼直接具體,但還是很有幫助。”

統一安排到反貪局實習

由教研室和校外導師聯系后安排,這是“職偵班”的傳統

對於備受關注的就業問題,何家弘表示,如果這些學生要去檢察機關工作,仍需參加相應的選拔考試或司法考試。只是同等條件下,會優先錄取而已。

在進入“職偵班”學習前,大部分學生不太了解反貪局的工作性質、機構設置、辦案模式等。“這個暑假我們都要去各地檢察院反貪局實習,是教研室與校外導師聯絡后統一安排的,完全按照同學們的第一志願,這是職偵班的傳統”,周蔓儀稱。

然而,大家實習的工作卻各不相同。呂凡告訴記者,她當時在學院統一安排下去了反瀆職侵權局的綜合組,平時主要做文件匯總、會議安排之類的工作,實際參與的偵查活動並不多,而且不能參與辦案。

相比之下,畢業生李鵬鵬則幸運許多,他是同屆學生中實習時間最長的一位,在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近一年的實習中,他跟隨全國反貪專家丁燕鵬檢察官學習了初查取証、筆錄制作、預審技巧等實務操作能力。對於此次實習,他表示:“在反貪局實習確實比較累,比較辛苦,經常加班加點工作,有時候晚上還要熬夜審訊”,但並非自己親自審訊。由於是實習生,他在法律上並沒有審訊資格,所以大多數時間隻能坐在同步錄像室旁觀前輩們審訊,也很有收獲。

李鵬鵬也透露了一些實習中參與辦案的經歷,“比如在某個案件中需要查涉案官員個人財產,有一個專門的指揮中心會負責去查這些東西,我們就負責分析他們查出來的數據,看哪個地方不符合規定、是否出現貪污腐敗。有時還會用同樣方法去查行蹤記錄、財產往來等等。”在此前的實習中,他曾多次參與一些案件的成功偵破。

據介紹,李鵬鵬和另外四名同學2011年6月進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反貪局實習。談起這幾名學生,該局偵查二處處長於振輝印象深刻:“幾位年輕人來到單位,帶來了新氣息。他們都比較勤奮上進,單位的同志對他們都比較認可。”

全班都參加了公務員考試

男生通過的幾率高一些,沒考上的大多進了銀行等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網站上的一份“首屆職偵班30名學生就業去向”統計表顯示,15名畢業生進入檢察院系統,其余則分布在法院系統、國家地方公務員系統,銀行、央企、律所等單位,百分之百就業。

呂凡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當時全班都參加了公務員考試,男生通過的幾率高一些。有些沒考上的同學去了銀行等單位。”呂凡考取的是北京市通州檢察院,“由於准備得比較久,考公務員成績還蠻不錯。”

談及就業有何優勢時,呂凡笑稱:“我們班找工作唯一的優勢可能是學習的自我意識更強一些,考公務員准備得更充分。”另外,呂凡透露,同學們找工作時,班裡有寫推薦信給各個檢察院,“但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就很難說了”。

已進入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檢察院工作的畢業生李鵬鵬則認為,自己在找工作時並沒有優勢﹔“所謂優勢隻能在進入檢察院之后體現出來,在進入之前沒有地方去體現優勢,因為在考公務員的時候,大家都是平等的。”他透露,為了保底,自己當時也找了一份銀行的工作。

關於“職偵班”碩士生的選拔,李鵬鵬透露,學校是每年9月開學后,從人大已經錄取的法律碩士中選拔一定數量的學生,分配教研室。“今年應該也一樣是開學之后再選拔,但據說人數可能有變化。”(記者 余姝 通訊員賈靜淅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李源、姚奕)

更多關於 反腐倡廉頻道 的新聞
· 蘇州兩名干部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兩規”調查
· 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受賄、濫用職權一審判死緩
· 嘉峪關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
· 涉嫌貪腐 延安一林業官員被刑拘
· 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會議前廣泛征求意見紀實
· 某報社副主任挪500萬理財獲利8000 獲刑不服判
· 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受賄、濫用職權案一審宣判
· 廣州白雲區被查干部增至81人
· 今判劉志軍 “高鐵貢獻”寫進辯護理由(圖)
· 新京報:官員子女從業公開,謠言將不攻自破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