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談,要談成效,更要談問題。
“我今天找你來,就是想了解一下中央八項規定的落實情況。你就說說財政部本身落實八項規定的情況,還存在哪些問題。”中央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組長劉建華回憶說,這是王岐山同志4月22日在中南海與她約談時的開場白。
“職能不轉,還是文山會海,作風就很難改變……”王岐山、趙洪祝等中央紀委監察部領導班子成員在約談中體現的“問題意識”導向,讓53位派駐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紀檢組組長、紀委書記進一步強化了“坐不住、等不得、慢不起”的責任意識。
防止“一陣風”——圍繞管住權力、管好錢財、取信於民及轉變職能做好“加減法”
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抓一抓有好轉、鬆一鬆就反彈,如何“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如何協助駐在部門黨組、黨委“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狠抓落實,堅持住、可持續、別發散”,同時把轉變職能和改進作風聯系起來,出實招、動真格、見實效,解決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防止“一陣風過后就反彈”的長效機制,應該怎麼做?
結合採訪中紀檢組組長、紀委書記們給出的答案,再加上對各部委落實八項規定新動向的追蹤和觀察,記者經過對比分析、梳理歸類之后,將相似對策和共同推行的舉措概括為“三個加法、一個減法”,即:圍繞管住權力、管好錢財、取信於民三個方面做好“加法”,核心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途徑是“讓每一分財政資金在陽光下運行”,本質是“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圍繞轉變職能做好“減法”,突破口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現簡政放權,以此推動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
做好“加法”——加“籠子”、加“陽光”、加“耳目”
管住權力。“財政部及各司局要把公開透明作為財政工作的基本制度。深化政務公開,完善各類辦事公開制度,健全財政信息發布制度,推進行政權力行使依據、過程、結果公開。”為使財政部各項工作規范化、制度化,財政部5月23日印發《財政部工作規則》。記者注意到,依法行政、決策程序、政務公開、監督制度、工作紀律、廉政和作風建設皆單獨成章。《規則》要求,財政部及各司局要嚴格執行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和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增強廉政風險防控意識,落實責任制,切實加強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如,各類會議活動經費要全部納入預算管理。
管好錢財。公安部黨委著眼於“讓財政資金在陽光下運行”,修訂了《公安部機關經費支出管理規定》、《公安部會議管理辦法》,完善了財務報銷制度、專職財務聯絡員制度、零星項目批量採購和政府採購供應商違紀違法“黑名單”制度等。
能否持之以恆抓好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重在檢查監督。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圍繞加強對中央企業的監督,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不但將八項規定貫徹落實情況作為巡視組、監事會、審計、紀檢監察、財務監督的重要內容,同時整合社會監督資源,“拉長耳朵、瞪大眼睛”,讓違反規定者如過街老鼠無處藏身。據介紹,國資委紀委、駐委監察局充分發揮網絡輿論的監督作用,安排專人收集、梳理、分析關於國資委和中央企業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輿情信息。今年以來,已編輯報送了27期《網絡輿情》,主要涉及貪污賄賂、公車私用、業務費過高、違規審批等問題。對媒體報道中披露的有關違反八項規定線索,國資委都組織專人進行快速核查,共查處了5起違反八項規定的典型案件。
做好“減法”——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抓緊推進職能轉變,下決心把該放的權力放下去,這是反腐倡廉‘釜底抽薪’之策。”李克強總理的話,可謂找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
根據國務院關於轉變政府職能、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部署,各部委積極轉變職能,著力推動管理理念、管理職能、管理方式和管理作風的轉變,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融入深化管理改革中。
記者近日獲悉,海關總署取消、下放或轉移現有的21項行政審批事項中的13項,減少了一半以上行政審批事項,並將於今年8月底前調整到位。海關總署還將結合紀檢監察、巡視、審計等工作,對各海關單位執行職能轉變情況進行檢查,把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工作情況納入各單位的年度考核主要內容。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駐部紀檢組組長王壽祥說,從國土資源部門來看,當前,重點要在審批制度、征地制度、產權制度的改革創新方面下功夫,在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方面,多送一些政策,多給一些制度,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最近,國土資源部對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整合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減少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等職能轉變工作已作出安排,並明確完成時限。
八項規定,順應民心。“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中央既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意志,也有常態化、制度化的設計,更有全方位監督和深化改革的手段。可以相信,牢牢抓住作風建設,就能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能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就能凝聚起13億人民的強大力量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記者 陳治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