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專題>>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准確把握作風建設內在規律

鄧修明
2013年05月14日15:33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作風問題有三個特點:一是無小事。“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由作風問題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可能導致政權更迭、國家衰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二是不簡單。吃吃喝喝、奢侈浪費、脫離群眾、好大喜功等表象背后,主觀原因和客觀因素交織,自身問題與外在影響並存。三是難治理。一些不正之風糾而不止、治而復生,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和反復性。我們的黨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加快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時期,必須將作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探尋作風問題產生的根源,准確把握作風建設的內在規律,攻堅克難、迎難而上,以扎實有效的舉措切實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
  
  規范權力運行是解決干部隊伍作風問題的根本。作風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與“為人民服務”宗旨格格不入的權力觀。少數干部忘記“權力民賦”這個基本道理,公仆意識淡薄,當官做老爺的心態嚴重,時時以“當家人”、“官老爺”自居。從根本上轉變干部作風,必須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規范政府權力運行,變管制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一是切實簡政放權,該歸社會管理交給社會,能由市場調節還給市場,將政府職能回歸到服務的角色定位上。二是優化固化權力,全面清權、理權、固權,進一步厘清權力邊界、優化運行流程,最大限度地壓縮權力尋租的空間。三是完善權力監督,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等監督主體的作用,改進政府專門機關監督,完善司法監督,擴大群眾和社會監督,形成全程、動態、實時的多維權力監督機制。
  
  落實群眾路線是解決干部隊伍作風問題的關鍵。加強和改進干部作風,必須把心系群眾作為重要價值取向,進一步密切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是貼近基層“接地氣”。認真落實領導干部下基層的各項要求,督促領導干部帶著問題去,把解決問題的辦法找回來﹔循著矛盾去,把觸發矛盾的症結找出來﹔奔著群眾去,讓群眾的各種感受都抒發出來。二是切實解決群眾問題。將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作風建設成效的根本標准,耐心傾聽群眾呼聲,認真解決基層問題。三是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把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標,作為謀求人民群眾福祉的基本舉措,主動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推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實現改革發展成果人民群眾共創共享。
  
  嚴格監督管理是解決干部隊伍作風問題的保障。部署了要有檢查,檢查了要有問責,環環相扣才能確保工作落實。從作風建設實踐來看,紀檢監察等專門機關強有力的監督管理是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一是突出監督管理的針對性,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群眾關注度高的重點領域和權力高度集中的重點部門開展監督檢查,切實提高監督管理的針對性、實效性。二是突出監督管理的綜合性,將作風建設監督管理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與解決民生問題緊密結合,與提升實踐能力緊密結合,切實提高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發展的能力。三是突出監督管理的嚴肅性,制定和落實作風建設的問責制度,建立和完善群眾舉報問責、社會評價問責、組織考評問責等多層次的、常態化的問責體系,實行作風問題責任倒查,既問責直接責任人,又追究領導責任。(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