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為官一身清——

武警新疆總隊阿克蘇支隊政委朱德榮廉潔自律記事

2013年05月10日18:04   來源:新疆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5年提拔任用干部200多人,無一不滿、告狀﹔完成大項工程10余個,均成“放心工程”﹔10余次拒絕親朋好友的請求……武警新疆總隊阿克蘇支隊政委朱德榮以自身的模范行動向官兵播撒共產黨人的清風正氣,在權力考驗、利益誘惑面前交出了優秀答卷:支隊連續5年被武警新疆總隊表彰為“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

5年提拔任用干部200多人,無一不滿、告狀。為啥?面對手中權力,他時刻做到——

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武警新疆總隊阿克蘇支隊地處大漠邊緣,支隊二十多個基層中隊營房改擴建、上百名干部升遷調整,時時考驗著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道德品性。朱德榮告誡自己,身處領導崗位,就要為黨豎起一面不變色的旗幟。

今年初,支隊空出一個教導員的位置,一名任職近4年的干部找到與朱德榮私交甚好的好友說情。朱德榮鄭重地告訴好友:“舉賢不避親,提不提他要看他的素質過不過硬,我個人說了不算。”全面考核時,這位干部排名靠后,好友再次請求給予關照。朱德榮動情地說:“一個黨員干部,不管什麼時候都隻能將黨性原則往前擺,把個人私情往后放。如果我給了你面子,我就會在官兵心裡丟份子!”

“每遇敏感事務,總有人說情送禮,說明官兵對組織還缺乏足夠的信任,對領導干部能否做到公正用權還持有懷疑態度。”黨委會上,朱德榮將此事抖了出來,其他常委都頗有同感:“缺乏監督的權利,難免會滋生腐敗,我們不能把公正用權隻寄托在領導干部嚴格自律上,而要在制定和完善監督機制上下功夫。”為此,支隊黨委研究制定了干部選拔、工程建設、物資採購、經費使用等10多個規范性文件,依靠制度為公正用權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擋風牆’。

支隊對符合條件的6名干部進行公平公正綜合考評,結果柯坪縣副營職指導員趙宏海脫穎而出,被提拔重用,消息一傳出,官兵拍手叫好。他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提職,工作成績是最好的“開門磚”,想走旁門左道,門都沒有。

十六中隊副營職指導員張東俊做夢也沒想到,任職剛滿就被提拔為大隊教導員。面對官兵的道賀,張東俊感慨地講述了自己3年兩次提職的經歷。

2009年10月,張東俊從三支隊轉隸到了阿克蘇支隊,那幾天,他既迷茫又擔憂。張東俊任職已滿年限,如果在原單位,提職沒有一點問題,但到新單位,領導會不會戴“有色眼鏡”?自己能不能順利晉升?會不會受到排擠?

一連串擔憂使張東俊失去了信心。其實,轉隸過來的十多名干部都有同感。在中隊檢查工作的朱德榮看出他們的心事后,拍著胸脯保証:“憑能力進步,靠素質立身,是支隊黨委選人用人基本原則,隻要你們干出成績,提職、立功受獎等方面絕不會虧待。”

盡管朱德榮的保証擲地有聲,但一些干部還是心存疑慮,認為這隻不過是領導的安慰罷了,關鍵時候真能一碗水端平嗎?

擔憂歸擔憂,但張東俊干起工作來毫不含糊,白天和戰士一起摸爬滾打,晚上研究執勤部隊的工作特點規律,中隊不僅沒受轉隸的影響,反而各項工作走在了支隊前列。當年底,張東俊和4名轉隸過來的干部均得到提拔。

用好一個人,激勵一大片。這件事對廣大官兵的觸動很大,支隊上下形成了趕幫超的喜人局面。提職后的張東俊信心更大,動力更足,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今年初,張東俊再次面臨職務晉升,這次他沒有任何擔憂,他深深地明白:支隊黨委不會讓在崗位上做出成績的人吃虧。果不其然,前不久,他被提拔為一大隊教導員。

部屬給領導的最好禮物是實干,領導給部屬的最好禮物是公平。近5年來,支隊先后提拔使用干部230多人,選送士兵入學提干21人,選取士官643名,無一人不滿、告狀。軍械股股長馮栓濤告訴記者:“支隊提拔干部公平公正公開,成長進步全憑自身能力素質和實績,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我感覺很舒心也很順心。”

5年完成大項工程10余個,均成“放心工程”。憑啥?面對利益誘惑,他始終堅持——

官德在正氣間升華

2009年12月,支隊新建機場中隊的消息傳開后,駐地多家建筑公司老板與支隊領導拉關系、套近乎。

一天晚上,阿克蘇昌盛建筑有限公司的胡經理以拜訪為名,找到朱德榮政委,軟磨硬泡想承包工程,並拿出一張10萬元的銀行卡說:“這只是點小小的心意,事成后再重謝你!”朱德榮明確告訴他:“就憑你來這一手,別說這筆交易談不成,我還要取消你參加投標的資格,一個善搞貓膩的工程隊,肯定不是過硬的工程隊。”

吃了“閉門羹”的胡經理不甘心,以為自己的籌碼太輕,許諾隻要能包到工程,給他一套市中心的房子。朱德榮義正嚴詞地告誡他:“人品官德是領導干部的立身之本,中飽私囊、損害部隊利益的事絕不能做。否則,官兵會罵娘,戳脊梁骨的,而且我這一輩子都直不起腰,抬不起頭!”

競標會上,經過一番角逐,江蘇一家信譽好、實力強,沒有走歪門邪道的建筑公司中了標,被拒之門外的建設公司對此心服口服,他們感慨地說:支隊領導真是鐵板一塊,歪門邪道的事想都別想!

帶部隊就是帶風氣。作為支隊黨委書記,朱德榮在花錢、工程建設和大宗物資採購等敏感問題上始終堅持按程序辦事、依法辦事,不搞一人說了算。僅去年以來,支隊自籌建設經費900余萬元建設二十多個項目,每次他都堅持黨委集體決策、嚴格考察、預算招投標,落實集體採購,確保了花每一分錢出最大效益。

關於營建,傳說中諜影幢幢,雷區重重。有的單位主官恨不得長出十隻眼八條腿。朱德榮卻敢當“甩手掌櫃”,因為他有不怕別人戳脊梁骨的底氣,也有從容應對的卓見、膽略和智慧。

2010年,支隊投資整修翻建四大隊和教導隊。在研究營建領導小組組長時,朱德榮點將副支隊長艾合買提。因為朱德榮熟悉維吾爾族干部的脾性,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認死理、不變通。

果然,艾合買提的“軸”讓包工頭吃夠了苦頭。材料不合格換了重來,工藝不合格拆了重來,技術不合格換人重來。請客送禮拉關系全不好使,艾合買提總是繃著臉,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語堅決又堅定地說:“唉——不行嘛,我嘛,必須對得起政委。”

在艾合買提這裡進不了球,那些人又找朱德榮。朱德榮比艾合買提熱情多了,又是端茶又是遞煙,話卻氣得人半死:“這事我們副支隊長全權負責,你們還是找他吧。”得,球又踢了回去。

結果,這次營建僅用6個月就提前完成,在質量審核中獲得全優。面對各級領導的表揚,艾合買提真心誠意地說:“唉——不要表揚我,該表揚一下我們政委,他信任我支持我,才是這個樣子。”

不怕得罪人、不怕背罵名、不怕告黑狀、不怕丟選票、不怕穿小鞋。“五不怕”精神成了朱德榮帶領黨委一班人抵制各種利益誘惑的“定海神針”。5年來,支隊完善“四項設施”建設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面對各種利益誘惑,朱德榮和支隊領導始終做到了堅持操守,十幾家建筑公司在把朱德榮當作主攻目標,但沒有送出一份“紅包”,攻下一個“缺口”。

親朋好友10余次請求關照,沒有一次如願。靠啥?面對難舍親情,他始終堅信——

政績在清風中構建

英雄能過生死關,但在親情面前容易左右為難。特別對長年遠離親人的人來說,親情顯得更為可貴。有人擔心朱德榮會在親情面前淡化黨性原則。對於朱德榮來說,親情關的確要比權力關、誘惑關難得多。他在邊疆服役了近30年,80多歲的老母親至今仍在甘肅老家,女兒在西安上學,妻子在庫爾勒市工作,對家人的虧欠時常令他熱淚盈眶,但朱德榮用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的舉動,對自己的人品官德作出了詮釋。

2009年5月,朱德榮舅舅家的表哥表嫂千裡迢迢從甘肅老家來到阿克蘇,投奔這個在部隊當“大官”的表弟。朱德榮親自到車站迎接遠道而來的親人,看著表哥蒼老的臉龐和滿頭白發,朱德榮心裡特別難過。小時候,一些年齡大的孩子欺負他時,表哥總會挺身而出,為此經常被人打得鼻青臉腫。更讓朱德榮感動的是,表哥每天將從家裡帶的饃饃都要給他分一半。那時朱德榮就想,長大后一定報答表哥。

“兄弟,聽說支隊門面房的租金比較便宜,我想租一間開個洗車店。”表哥說明來意后,朱德榮委婉地告訴表哥,支隊的門面房是為解決干部實際困難,低價租給沒工作家屬的,我說了不算。

“你是政委,租給誰還不是你一句話的事!”表哥見朱德榮不買賬,氣呼呼地走了。

親人的不解深深刺痛了朱德榮的心,他心裡明白,絕不能因為自己表哥租房讓官兵在背后議論,可轉念一想,自己從小和表哥一起長大,當兵離開老家這麼多年,表哥一直在老家幫著照顧自己的爹娘,也不能因為這件事傷了表哥的心。朱德榮自己掏錢在解放北路幫表哥租房開了洗車店。

朱德榮80多歲的老母親一直是姐姐照顧,對此朱德榮十分感激。2006年12月,他姐姐唯一的兒子楊繼偉應征入伍到了支隊,在選取士官綜合考核中,小楊一路過關斬將順利轉了士官,家裡人引以為榮。可沒多久,他就自恃是政委的外甥,工作不好好干,還說一些風涼話,中隊干部既不敢處理,也不敢向上反映。

“支隊不能有特殊的人,更不能有特殊的兵。”朱德榮得知情況后,在批評中隊隱情不報的同時,對楊繼偉作出留用察看、扣發半年工資的處理。

受到處理的楊繼偉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多次出現違規違紀行為。中隊干部覺得他是政委的外甥,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朱德榮不依不饒,對其作出提前復員的決定。家人知道后,都罵他是“白眼狼”,母親也打電話求情,但小楊還是退伍回家了。

公開公平公正激發了官兵的工作熱情,支隊多項工作走在了總隊的前列。政治處組織股干事楊雲濤說:“我是在這個支隊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政委把事情做到了這份兒上,真叫人不得不佩服。”(王國銀 黎明 鄒榮華 馮東良)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