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成其聖
2013年05月07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性原則內涵於文章的思想觀點,外形於文章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是馬克思主義優良文風的內在要求。文風體現著對事業的態度、對人民的感情,也體現著推動工作的才智、能力和水平。一切不良文風,都是同黨的性質和宗旨、同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格格不入的。改文風應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處理好改與守、應與引、形與魂、破與立的關系。
文風是學風、黨風的體現。改文風,改的是思想、是世界觀。不良文風的流行,容易使黨的性質宗旨變味甚至變色。改文風,就是要清除官僚主義、教條主義、形式主義、文牘主義滋生傳播的溫床和工具。因此,必須以高度的黨性自覺改文風,永葆黨的政治本色。
改文風的要義是增強黨性
文風是黨性的具體體現,黨性是貫穿馬克思主義文風的靈魂和風骨。黨性原則內涵於文章的思想觀點,外形於文章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是馬克思主義優良文風的內在要求。
鮮明的政治立場是文章的風骨。“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共產黨人所從事的事業是為人民謀利益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因而從來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毛澤東同志說:“隱瞞自己的觀點是可恥的。我們黨所辦的報紙,我們黨所進行的一切宣傳工作,都應當是生動的,鮮明的,尖銳的,毫不吞吞吐吐。這是我們革命無產階級應有的戰斗風格。”正所謂“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鮮明的政治立場,便是文章的風骨。改文風,就是要旗幟鮮明地把我們的“主義”講得更真,把黨的聲音放得更大,把時代主旋律唱得更響,把理想信仰的風帆揚得更高,從而把億萬人民群眾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斗。
實事求是是貫穿始終的靈魂。文章合為時而著,文件合為事而發。改文風,最根本的是要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講真話、報實情,既是做人干事的基本原則,也是黨性修養的起碼要求。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並不容易,既要有堅定的黨性,又要有務實的作風。改文風,就是要改掉“假、大、空”,一切從客觀實際而不是從本本或者個人主觀臆斷出發來決定說什麼、怎麼說,這樣才能形成務實、充實、平實的好文風。
人民利益至上是永不移易的價值追求。優良文風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為公還是為私、為民還是為己,是改文風需要首先解決的世界觀和立場問題。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同志批判“黨八股”文風“簡直是老鴉聲調,卻偏要向人民群眾哇哇地叫”。我們的一切文章、講話,一切宣傳工作,都是為了“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宣傳的作用和力量,就在於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讓群眾了解和掌握。講話、作文之前,先為自己的功名利祿打算,對上曲意逢迎,對下頤指氣使,如此怎能服眾?文風貼群眾利益越近,群眾的心離我們黨員干部也就越近。如果不把群眾裝在心裡,群眾也就不會把這樣的講話、文章當回事。改文風,就是要改掉官僚主義、個人主義在文風中的一切表現形式,就是要使我們黨的一切宣傳工具、表達工具都能彰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展示我們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公仆情懷。
民族優秀文化是流淌其中的血脈。文風問題也是文化問題,是具有民族性的,需要民族優秀文化的浸潤。倡導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風,離不開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這是增強黨性修養的內功,也是文思奔涌的源泉。作為黨員干部,為文有“四氣”不可或缺:科學理論之元氣,工作實踐之底氣,民族精神之豪氣,黨性修養之正氣。在文風問題上,絕不能搞歷史虛無主義。虛無了民族文化的東西,是對歷史的割斷,也是改文風的歧途。
改文風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文風體現著對事業的態度、對人民的感情,也體現著推動工作的才智、能力和水平。一切不良文風,都是同黨的性質和宗旨、同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格格不入的。改文風應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正確處理以下關系。
改與守的關系。馬克思主義文風既具有科學性、時代性,需要求新、求變﹔又具有黨性、人民性,必須持之以恆、堅守不移。改文風,改的是不符合黨和人民利益、不符合客觀實際和規律的不良文風﹔守的是黨的優良文風的好傳統。黨長期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不能丟,黨管意識形態、黨管新聞的原則不能有絲毫動搖。改文風,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否則就會誤入歧途。
應與引的關系。改文風,無疑要應時、應事、應人、應境。面對社會轉型期多利益訴求、多社會思潮、多媒體交織、多表達途徑、多輿論熱點的“多元化”輿論生態,面對人民群眾多樣化、分眾化、個性化的輿論需求,我們從文風上應主動適應。然而,適應是為更好地引導,而不是一味迎合。越是思想觀念多樣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越要爭主動、佔主導、唱主調﹔越是多媒體交織、多利益主體爭相發聲,主流媒體尤其是黨報黨刊就越要發聲、發大聲、發出中國好聲音。尤其是面對同一事件的多種說法,面對輿論的“習慣性質疑”,主流媒體更不能失語、遲語、妄語,而應善於回應、善於解疑、善聚共識。面對各種社會思潮,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守土有責。改文風,要使主心骨立得更穩、更直、更硬,絕不能患“軟骨病”。
形與魂的關系。為文應隨思隨情賦形,因物因事賦形,不能隻有一個漂亮的軀殼。思想是文章、講話的靈魂和統帥,如果思想蒼白無力,無論外在形式多麼華美,也隻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改文風,要改語言表達形式,但第一位的是改思想內容。欲求文之氣貫長虹、引人入勝,必先有思想的深邃與厚重。“假、長、空”的要害在於脫離實際、言之無物、思想膚淺,讀之無味無用。言多言少的價值取決於是否應時、當事、管用。長而新意迭出,不厭其長﹔短而字字珠璣,不覺其短。倘若長而無思、無情、無當,老百姓自然棄之如敝屣。求真務實著文章,鴻篇袖章總相宜。為文的關鍵在於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在於使形魂一體、相得益彰。
破與立的關系。有道是不破不立、不貶不揚、不揭不治。改文風,就要增強問題意識,改掉陳規陋習,樹立文苑新風尚。破舊是為立新,揭短是為揚長,發現問題是為解決問題。為質疑而質疑,甚至抓住一點不計其余,隻講支流不講主流,就有昧良心、有違正義、有悖於黨性。隻有懷著務實、積極、負責的態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弘揚既具批判性又具建設性的好文風,才能凝聚社會發展正能量。
相關專題 |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