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紀委、監察廳始終把黨風建設工作貫穿廉潔政治建設全過程,通過完善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提高群眾對黨風建設工作的滿意度,增強黨風建設工作的權威性,不斷提升黨風建設工作科學化水平。
完善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
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協助省委、省政府制定黨風建設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分解任務、明確要求、跟蹤督查,推動黨風建設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協調發展。
強化責任落實。著力發揮各職能部門的牽頭作用,通過召開匯報會、座談會等形式,跟蹤督查分解任務落實情況,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可追溯、不落空。同時,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實行“一案雙查”,及時啟動領導責任調查,2012年,共對133名違反責任制規定的領導干部實施了責任追究。
強化創新示范。圍繞一把手擔負第一責任的要求,建立黨委常委會向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集體問廉”制度,增強責任制剛性。開展“黨風建設巡查”活動,把責任制向基層延伸,與勤廉公示、勤廉雙述結合起來,豐富責任制內涵。積極創建落實責任制工作示范點,實行“公開考核、動態管理、結對幫扶”,激發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負責人抓黨風建設的內在動力,促進落實責任制工作常抓常新、整體提升。
強化檢查考核。全省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每年開展一次自查自糾和下查一級工作,省委每兩年組織一次重點檢查。2012年底,由省委書記羅志軍、省長李學勇等省委領導帶隊,組成9個組,對13個省轄市和省級機關部分單位進行考核,提出整改意見68條,進一步強化各級領導班子抓黨風建設的責任意識,營造了各負其責、敢抓敢管的良好氛圍。
提升群眾對黨風建設工作的滿意度
把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滿意度納入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考核指標,大力推進“三個全覆蓋”,為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提供有力保証。
實行集體“三資”信息化監管全覆蓋。在全面完成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建立“三資”信息化監管平台,實現“三資”運行流程控制、實時查詢、動態監管和分級預警。目前,全省80%的縣(市、區)實現了“三資”信息化監管,其中9個縣(市、區)被農業部評為全國“三資”管理示范縣。
實行基層監督組織全覆蓋。村監會在全省農村實現全覆蓋,92%的城市社區建立了黨的紀律監督或居民監督組織,民主理財、詢問質詢等監督活動全面開展。探索基層站所監督委員會試點工作,在農民股份合作社等農村新經濟組織建立紀律監督機構,全方位推進基層民主監督工作。
實行“勤廉指數”測評全覆蓋。完善基層考核辦法,建立全省統一的“勤廉指數”無紙化測評系統,連續兩年在全省1299個鄉鎮和涉農街道、18758個村(居)開展測評,讓黨員、群眾代表對基層干部勤廉狀況進行現場質詢和打分。2012年全省有147萬農民群眾直接參加勤廉指數測評,高於90分的村(居)有12133個、佔72.4%,低於80分的村(居)有263個、佔1.6%。
增強黨風建設工作的權威性
以構建互動平台、健全督查機制為基礎,在公開化、規范化、信息化上下功夫,努力為組織監督和社會監督創造有利條件。
以黨務公開為引領,搭建權力規范運行平台。研究制定基層黨務公開示范點創建標准,每年分類建設一批示范點。去年,在全省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中評選出52個示范點。把深化基層黨務公開與規范權力、優化服務結合起來。建立“陽光村居”、“智慧社區”、“村居廉線”、“網上村委會”等信息平台,固化用權流程,實行在線監控,較好地發揮了黨務公開在科學決策、民主監督中的重要作用。
以門戶網站為依托,搭建陽光紀檢網絡平台。省和各地探索建立“清風揚帆”、“陽光紀檢”、“鐘山清風”、“寒山聞鐘”等網絡平台,著力引導社會有序參與網絡監督。2012年,全省通過網絡平台收集黨員干部違反廉潔自律、厲行節約、作風建設等規定線索5400余條,查處違紀干部280人。中央出台八項規定以來,江蘇省紀委、監察廳根據網絡平台反映的線索,嚴肅查處了一批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產生了積極影響。
以重點治理為突破,搭建黨風黨紀查糾平台。把及時糾正和查處違紀違規行為作為黨風建設工作的硬指標,強調各級紀委黨風室要敢於履行查案職能。連續12年在重點時段開展廉潔自律問題專項治理,今年以來,全省縣級以上紀檢監察機關共派出督查組1512個,組織明察暗訪4713次,查處相關人員427人,真正使制度規定成為帶電的“高壓線”。深入開展反奢侈反浪費專項行動,“三公”經費連續4年保持隻減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