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求真求實改文風——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系列述評之三

人民網記者  姜  潔

2013年04月12日10: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這一路的講話,套話少了,比喻多了﹔道理少了,個人的理解多了﹔‘大論’少了,小故事多了。這種在對外交流時開始追求個性化的努力,體現了習本人的務實與個性。”4月2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發文章如是評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訪的語言特色。近段時間以來,多家境外媒體敏銳地從細節中捕捉到了黨的十八大后特別是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后,中國各地在文風上發生的巨大變化。

  文章短下來,領導帶頭做起

  “昨晚,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與到訪的美國前總統卡特會晤,新華社罕見僅以96字報道相關的新聞內容。有分析人士認為,報道領導人活動‘短、實、新’,中國官媒開始改變文風。”去年12月14日《香港商報》上刊登的這篇文章,正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頭落實八項規定的一個生動寫照。人們發現,各級領導的新聞報道都短了下來,一些不具有很大新聞報道價值的會議也不再刊登長篇大論了。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規定要求:要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要改進新聞報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要嚴格文稿發表,除中央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改進文風方面紛紛作出表率。3月1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新當選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時全文不到3000字,用時僅22分鐘。這篇講話雖不長,卻9次提及“中國夢”、44次提到“人民”,贏得了10余次熱烈的掌聲。很快,“中國夢”便成為國內外熱議的話題,“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更成為社會廣泛傳頌的流行語。很多網友感慨,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務實親和,為改文風帶了個好頭。

  在中央的號召下,各地也紛紛開始轉變文風:領導活動報道、會議報道嚴格控制字數和時長﹔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一律不再制發文件,各部門報送省委省政府簡報隻保留一種﹔各地兩會報告“瘦身”,變得短了、實了﹔領導的報道壓縮,基層代表、委員成為主角﹔一個文件袋,兩人一標間……在去年底海南省兩會上,省委書記羅保銘在參加海口代表團審議后,特意拿來簡報,把自己的發言稿精簡到400字,隻留下最精煉的話。兩會簡報也全面“瘦身”,不講套話、隻編發實質性的建議和意見,每期不超過2500字,代表發言刊登的字數控制在200—300字以內。《海南日報》專門做了全新改版,減少了領導活動的報道,甚至對省委常委會議的報道都不足600字,言約意豐,隻將會議中最受人關注的內容凸顯出來,把更多版面留給群眾和基層。

  “文風關系學風、作風和黨風,這不僅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更是一個世界觀和黨性修養的問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中央領導帶頭轉變文風,以身作則,這樣的示范效應自然會得到幾何級的放大。”

  內容實起來,不講脫離實際的話

  早在2010年5月12日,中央黨校的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同志就指出,改進文風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短。力求簡短精煉、直截了當,要言不煩、意盡言止,觀點鮮明、重點突出。堅持內容決定形式,宜短則短,宜長則長。二是實。講符合實際的話不講脫離實際的話,講管用的話不講虛話,講反映自己判斷的話不講照本宣科的話。三是新。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上有新思路、新舉措、新語言,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

  轉變文風,除了要講短話,更重要的是講實話、講新話。“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 “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習近平總書記的每一次講話都引發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他的講話既朴素又深刻,既平實親切又充滿力量,凸顯了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肩負歷史重任、腳踏實地奮斗的精神風貌。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在發言中基本上都不再念稿子,大家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用數據、用事實說話。2012年底,山西省委全會和全省經濟工作會兩會套開,省委書記袁純清所作工作報告加主持詞僅用1小時,文風朴實,敢擺問題。同樣,四川省樂山市要求全市各級機關、干部開有用的會,講管用的話,發必發的文﹔在全市重要會議上,每位領導講話原則上不超過6分鐘,專題會議原則上不超過40分鐘,一般會議、電視電話會議原則上不超過30分鐘,交流發言8分鐘以內。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秦剛說:“既然我們黨是為老百姓做事的,那麼我們就得說老百姓的話,與老百姓想到一起、說到一起,這樣才能表達真感情,才能擺脫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做法。”

  深化走轉改,媒體改變“說話”方式

  “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深化‘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說真話、寫實情,讓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更具親和力感染力,更有可讀性可視性,千方百計方便讀者,實實在在服務讀者。”2013年的第一天,人民日報《新年致讀者》如是說,人民日報能否做到?

  很快,人們從之后的版面中找到了答案:《住房公積金制度有待完善》、《南方地區該不該供暖》、《公交“一卡通”有望異地刷卡》等報道,既有宏觀政策方面反映,也有實際問題的呈現,體現出“群眾冷暖在心頭、百姓生活無小事”的黨報情懷﹔《一代身份証全面失效 深圳機場1日10人誤機》、《菜價連漲10周》等報道關注群眾身邊新聞,生活氣息濃郁﹔《北京出租車糾結了》、《南方雨雪致部分公路受阻》等報道配發現場圖片,讓讀者看到報道感覺身臨其境﹔《剎住“迎來送往”之風》、《警車更要守法》、《用法律斬斷垃圾短信利益鏈》等言論針砭時弊、立場鮮明……網友紛紛評論:文章更短了,新聞更多了,言論更實了,標題更亮了,版面更活了!

  “將筆觸對准基層,用腳板走出新聞”,正成為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媒體的廣泛共識。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媒體紛紛對山西隧道爆炸事故、新交規“等黃燈”之爭、“房妹”事件等民眾關切的熱點問題進行追蹤和調查。《浙江日報》連續刊發了《用腳丈量、用心採寫》、《新聞人永遠“在現場”》等系列評論,為改文風設定基調……香港《文匯報》注意到官方新聞報道發生的變化,稱新聞報道不僅“干貨”多了,而且還生動多了。

  秦剛對此評價說:“文風本身就是黨風的表現,而且是黨的形象的表現,這些事看著很小,其實很大,這是黨的形象和黨在群眾中的威望問題,從這些事做起,可以重塑我們黨的形象,重塑共產黨人的形象。”

(責編:李源、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