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名字中“蓮”字的緣故,更因為那扑面而來的清新氣質,初見山東省鄆城縣人民檢察院監所檢察科科長劉玉蓮,筆者便想到了那亭亭玉立於碧波之上的蓮花。隨著了解的深入,筆者發現,在她朴實的外表下有著一顆碧綠“蓮心”。
2009年,已經在縣檢察院反貪、公訴、批捕、政工等部門摸爬滾打24年的劉玉蓮調任縣檢察院監所檢察科科長兼駐所檢察室主任。
“這是一項既辛苦又清貧的工作,不要去。”任命尚未下達,有人勸劉玉蓮。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劉玉蓮欣然領命。從此,她與監所檢察工作結下不解之緣。
面對新人新科新局面,劉玉蓮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為了盡快適應工作,她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吮著監所檢察業務知識。干中學,學中干,劉玉蓮很快在工作中大顯身手。
“犯罪是一個人人生的拐點,如果改造不好,失足者很容易破罐子破摔。”劉玉蓮上任不久,“檢察官半月談”活動便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她利用看守所播音、視頻系統,每半個月組織一次對在押人員的集中說教。
“那麼如何珍惜生命呢?這就要求做好兩個字:守法。大家要珍惜機會,從現在開始學法守法,爭取早日回歸社會……”劉玉蓮的話音一落,縣看守所的15個監室便傳出雷鳴般的掌聲。
“檢察官講得真是太好了,聽得心裡熱乎乎的。”一名服刑人員激動地說。
“檢察官半月談”活動一開展,便深深刻上了“劉玉蓮式”的印跡,那就是高標准、嚴要求、講實效。“講課要結合典型案例,以案說法,以情說理,語言要通俗易懂。”劉玉蓮說。
關愛是重升的太陽。在劉玉蓮看來,言語上的說教固然重要,但以實際行動讓在押人員感受到黨的溫暖和司法的關懷更為關鍵。
“要不是劉檢察官,我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了!”談及劉玉蓮,魯某感激得涕淚交加。
案發前,魯某正在籌辦婚禮。但隨著他的鋃鐺入獄,其未婚妻的家人要求解除婚約。心灰意冷的魯某陷入深深的絕望,情緒很不穩定,多次違反監規,並有輕生跡象。
厘清魯某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劉玉蓮決定去挽救那顆迷茫的心。她來到魯某未婚妻家中,勸說他們原諒年輕人的一時沖動,和檢察機關一道做好魯某的教育挽救工作。1次、2次……在劉玉蓮先后4次鍥而不舍的勸說下,魯某未婚妻的家人終於答應維持婚約,使魯某徹底放下思想包袱。后來,魯某嚴格遵守監規,積極參加生產勞動,獲得減刑。
劉玉蓮還經常組織在押人員的親屬走進監所,與在押人員面對面交流,以親情推進和諧改造。
2009年10月,6名服刑人員的親屬走進看守所會見室。一時間,父子情、夫妻情、手足情溢滿會見室。年輕的在押人員王某,看著母親蒼老的面龐,后悔不已:“俺錯了!俺出去后,一定好好做人,再也不讓俺娘傷心了……”
“理與情的教育使在押人員深刻認識到親人沒有拋棄他們,社會沒有鄙視他們。他們往往因此重獲生活的勇氣。”劉玉蓮說。
由於長期超負荷工作,劉玉蓮患上了子宮內膜異位,並切除了子宮。術后,她患上嚴重的腸粘連,喝水、吃飯都要嚴格控制,並多次因勞累出現腸梗塞。
“身體是本錢。”朋友勸劉玉蓮。但她卻說:“工作干不好,有本錢又有啥用!”4年間,劉玉蓮先后當選“山東省菏澤市巾幗建功十大標兵”、“菏澤市優秀女檢察官”。
“零葉翻紅萬樹霜,玉蓮開蕊暖泉香。”日子在劉玉蓮日漸憔悴的臉上碾過,但那滿是清香的“蓮心”卻一如既往地沁徹在押人員的心扉。(張友申 王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