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人民時評:“縣官難見”怎成熱門話題

李浩燃

2013年02月28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法治政府建設提速,則運轉高效的基層治理可期。到那時,縣長大可“垂拱而治”

日前,有媒體派出記者赴多個省份暗訪,實地調查與縣領導見面難度,卻屢屢遭遇辦公室不挂公牌或被拒門外等情形。“見個縣官這麼難”,一些網友如此感嘆。

作為基層領導,縣委書記、縣長密切聯系群眾本是應有之義。縣域范圍內,普通人有事找人,不僅打不著照面,甚至連“門”都找不到,確實不該。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推行以來,為政新風自上而下滌蕩人心,中央領導率先垂范、親民愛民,基層干部讓人吃閉門羹尤顯突兀。

也要看到,“縣官難見”的現實圖景,背后隱匿著基層治理的深層困境。有事情為什麼非得見縣長?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十分值得思考。這其中,自有“找領導好辦事”的普遍社會心態,但恐怕還是問題通過尋常途徑難以得到有效解決,根源則在於政府部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存在短板、缺失。

試想,如果按照規定程序、經由具體經辦人員,事情在村組、社區、辦事大廳就能得到圓滿處理,何至於讓老百姓回歸“人治”思維?如果政務信息公開到位,群眾能方便找准“有關部門”,且事項得以照章辦理,誰還會費盡周折、向上求解?此前新華社報道稱,某縣許多農民從沒見過鄉鎮領導,甚至不知現任鄉鎮長姓名,一些村民小組的干部去鄉鎮辦事找領導時,也常扑空。在這樣的地方,就算縣長想見群眾,怕也見不過來,隻能感嘆力有不逮。

實際上,要求主責領導隨叫隨到、有求必應,既非制度化的辦事程序,現實操作性也不強。如果任何事都要“一把手”親自拍板、督辦,不僅領導成了門衛、辦事員,也反映出政府部門政務分工模糊,行政效率低下。比如,各地公布領導干部電話,往往成為新聞熱點而被廣泛關注。公眾對領導電話的強烈現實需求,勾勒出這樣一種社會生態:凡事必須找政府,搞不定就找“一把手”。山東菏澤公布領導電話后,一年之內各級領導干部接聽的市民來電逾15萬個,單單幾個“一把手”的電話,根本無法承受公眾對行政效率期待之重。

設立公眾接待日、定期接聽縣市長熱線、成立“馬上就辦辦公室”等,是政務創新的可行手段與方式,能一定程度上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值得嘉許。但要想真正增強為民辦事的實效,根本途徑還在於促動下級職能部門搞好政務公開、緊密聯系群眾、嚴格依法行政。

“老大難,老大出馬就不難”,這種怪圈循環中的“難”與“不難”,從兩方面提醒我們:完善行政制度、培育法治理念刻不容緩。近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在基層,如果依法行政能力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提速,則運轉高效的基層治理可期。到那時,縣長大可“垂拱而治”,“縣官難見”也自然不會再成熱點。

(責編:李源、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