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中央下發通知,要求黨員干部廉潔過節,反對奢侈浪費。念好“廉”字經,需要制度的約束,更離不開對節儉簡朴之風的養護。
儉以養廉,廉以立身。自古以來,儉和廉一直都是並稱的,正所謂“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儉。”廉是官之本分、之大德,表現為不貪婪、不奢華、不苟取。而儉含有清淡、節制、朴素之意,可以戒欲戒貪戒奢,是廉得以保持的根本所在。如果不注重節儉,凡事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揮霍無度,就會妄取於人、巧取豪奪,最終滑向腐敗的污水泥潭。所以,儉為廉之根,廉為儉之果,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1936年,美國記者斯諾訪問延安,看到毛澤東吃著粗糙的小米飯,周恩來睡著簡陋的土炕,彭德懷穿著用繳獲的降落傘做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是斷了腿的眼鏡,被共產黨領袖的清貧節儉感動了。他斷言,這種作風會產生一種無往而不勝的偉大力量——“東方魔力”,將會是中國的“興國之光”。后來,我們黨革命的成功驗証了斯諾的預言。
新中國成立后,物質條件有了極大改善,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節儉之風有增無減。毛澤東的一雙皮拖鞋穿了20多年也舍不得丟,一件睡衣打滿了補丁還要繼續穿。朱德堅決不吃價格昂貴的對蝦,並要求廚師“能節約一點就節約一點”。正是這種節儉之風、朴素之風,打造了共產黨人廉政勤政的“名片”,樹立了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崇高威信。
現在環境變了、條件好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決不能丟。對黨員干部來說,節儉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憂患意識﹔不僅是自警自勵的清醒劑,更是凝聚黨心民心的黏合劑。群眾看一個干部的作風是否清廉,最直接的就是觀察他的吃穿住行用。同是出行,楊業功身為將軍,買不上軟臥就買硬臥,硬臥買不上,硬座也要坐﹔同是吃飯,牛玉儒身為市委書記,最愛吃面條和餃子,因為速度快不耽擱工作﹔同是住房,楊善洲守著價值3億元的綠色財富,自己卻住在油毛氈房裡……正是這些瑣事小事,一磚一瓦筑起了共產黨人的道德豐碑,一言一語樹立了人民公仆的廉潔形象。
縱觀貪官腐化墮落的軌跡,不管是胡長清、李真,還是陳良宇、鄭筱萸,無不是從背離節儉起步,通過揮霍無度加速,以致后來想剎也剎不住,闖了法律的紅燈,小則毀人敗家,大則害世誤國。毛澤東曾諄諄告誡全黨,“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現在,少數黨員干部講排場、比闊氣、耍威風,隻要面子、不要裡子,以致放棄崇高、私欲膨脹、斗志衰退,是非常危險的。
人無儉不立,家無儉不旺,黨無儉必敗,國無儉必亡。節儉絕不是小事。如果不抑制住奢靡之風、享樂之風,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萬惡俱縱。”領導干部與節儉挂鉤,終生平安﹔與奢侈親密,必生腐敗。這是被反復証明的真理,當引起各級領導干部的高度重視。
儉生廉,廉生威。革命烈士方志敏在《清貧》中寫道:“清貧,潔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世易時移,唯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不變。每名黨員干部都應以節儉為榮、以奢侈為恥,堅持以儉養德、以儉養廉,真正讓廉潔銘刻人生,把清白留給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