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改作風“八項規定”全國落地 各地各部門細則相繼出台

2013年01月21日08: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春節期間,黨政機關之間不相互走訪拜年”,“省委書記稿件不超1500字”,“多進行一些不打招呼、不作事前安排的隨機性調研”……

  近日,全國各地各部門繼中共中央提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之后,先后出台了各項實施細則。截至目前,甘肅、江蘇、北京等30個省區市已向社會公布了具體實施細則。中央軍委及教育部、文化部等多個部委的實施細則也陸續與公眾見面。

  “細則的出台,傳遞出各地政風改革的積極信號,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改革的決心。”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如是表示。

  多項政策指標量化

  “每個出訪團組人員總數不超過6人,出訪一國不超過6天、兩國不超過10天、三國以上不超過12天。”這是文化部黨組提出的具體實施細則。

  調查研究活動在各細則中得到了量化。教育部要求,“司局級以上干部帶頭動手撰寫調研報告,部領導到基層調研,司局陪同人員不超過3人”﹔甘肅省委常委會決定,“省常委每年到基層調研不少於60天。”

  量化還涉及新聞報道的改進。文化部黨組要求《中國文化報》對“重要會議活動報道不超過2000字,一般性會議活動和消息類報道不超過500字”﹔山西省委省政府規定,“除具有全局意義和重大影響的會議活動外,一般不安排廣播電視直播。同一位領導同志一天內的新聞報道不超過2條。”

  信息化辦公成亮點

  近日在武昌召開的湖北省共青團代表大會上,少了繁雜的紙質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手機報式的“大會特刊”。

  精簡會議活動,實行信息化辦公,在各具體實施細則中成為亮點。

  電話和視頻會議成為精簡會議活動的主要形式。西藏自治區黨委指出,“盡可能通過電視電話會議或視頻會議部署工作,減少集中開會和層層開會”﹔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能用電話、文件等形式部署的不再開會,能召開視頻會議的不召開現場會議。”

  電子公文也成為精簡文字簡報的方式之一。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會強調,“重視檢察內網建設,積極推廣電子公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規定,“提高文件簡報的質量和時效,嚴格控制篇幅,逐步實現文件和簡報資料網絡傳輸和網上辦理,降低運行成本。”

  國產車自助餐受推崇

  “工作用餐原則上安排自助餐,一律不超過4個品種菜肴,一律不上酒。”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具體實施細則之一。

  在各實施細則中,“國產車”和“自助餐”成為受推崇的對象。甘肅省委常委會指明,“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在不造成浪費的前提下逐步換乘國產自主品牌汽車”﹔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明確要求,“需購買新車時,一律選購符合規定標准的國產自主品牌汽車”﹔北京市委常委會要求,“調研期間需要用餐的,一律安排自助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指明,“對外接待工作用餐不超過45分鐘。”

  落到實處是關鍵

  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正在將“八項規定”落到實處。貴州省遵義市仁懷機場沒搞儀式就破土動工﹔海南省委年度理論研討會、海南省委六屆三次全體會議、海南省經濟工作會議“三會連開”,會議由3天壓縮到一天半,並且要求參會人員自帶筆記本和筆﹔不少會議上,不擺鮮花已成為“標配”。

  調查顯示,高達76.86%的受訪者最期待轉作風“能夠不斷制度化、法制化,成為國家政治生活常態”﹔62.12%的人選擇“能夠更有效地對干部作風進行監督和評判”。

  浙江省委已向社會公布了相關的舉報電話及郵箱,並要求相關審計部門每年對各項會議經費進行審查和監督。(記者 張意軒 王淑鳳 孫文文)

(責編:李源(實習)、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