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肅貪記錄》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肅貪記錄》簡介

2013年01月11日09: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肅貪記錄》一書是由何亮亮著,中國友誼出版社出版。

返回>>>《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肅貪記錄》,中國友誼出版社,何亮亮著

作者簡介

何亮亮,國際問題專家,鳳凰衛視著名評論員、言論部副總監。曾撰寫《俄國新總統普京傳》、《汪道涵傳》、《第三次海灣戰爭》等作品,多次榮登暢銷榜。現主持鳳凰衛視節目:時事亮亮點、總編輯時間等欄目。以治學嚴謹著稱。為了寫作《零容忍:香港廉政公署40年肅貪記錄》一書,作者對香港廉政公署進行了深入持久的觀察與分析,搜集了大量難得一見的史料。

內容簡介

上世紀70年代以前,香港曾經是個貪污盛行的社會。那時就連消防隊救火、醫生給病人急救都要給黑錢,否則消防員到場后就會按兵不動,看著大火吞噬一切,而醫生則會看著病人在死亡線上掙扎,拒不施救……當時,香港警界、政界的貪污腐敗狀況更為嚴重,幾乎到了無人不貪的地步,一位后來在廉署反貪風暴中被治罪的名叫韓德的香港警司曾有一段著名的供詞:“貪污在香港警察隊伍中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覺,白天起床、刷牙一樣自然。”

因為貪腐情況嚴重,最終引起香港社會的極大滿,1973年,涉嫌巨額貪污的前香港總警司葛柏在被調查期間脫逃出境,成為香港市民反貪污的導火索,市民們紛紛走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反貪污,捉葛柏”大游行。港英政府迫於市民壓力,於次年成立香港廉政公署,開始大力肅貪。

香港廉政公署(簡稱廉署,英文縮寫ICAC)以肅貪倡廉為目標,採取防止、教育及調查等方式執行。香港廉政公署成立,如良醫診病,捏住政府機構的痼疾所在,香港由此才真正迎來了廉潔的黃金時代,成功地實現由亂到治的歷史必轉變,並成為公認的世界最廉潔的地區之一。

香港廉署破案如神,屢屢扳倒高官,令腐敗分子聞風喪膽,其反貪經驗引起全球關注,反貪模式為全球很多反貪機構所效仿。精確的職能定位、合理的制度設計、嚴格的法律規定和科學的程序保險,為香港成就“廉政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書作者何亮亮從內地移居香港近20年,對於香港的法治及文明程度有著深刻而直接的感受。為了寫作本書,他對香港廉政公署進行了多年深入持久的觀察與分析,搜集了大量難得一見的資料。本書以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以來的社會發展為背景,以廉署所成功偵辦的多起驚心動魄的大案要案為經緯,全面揭示廉署的歷史和作用,讀來饒有趣味又發人深省。比如2012年香港特首曾蔭權接受廉署調查事件……比如前香港高級警司葛柏貪污私逃案……比如謝庭鋒頂包案背后有著怎樣的周折……比如那些超級巨貪是如何銷毀貪污罪証的等等……

一書在手,可以了解香港是如何由亂到治、由貪腐到清明﹔可以了解在香港這樣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為什麼廉政程度如此之高,可以明白為什麼廉署使貪贓枉法者聞風喪膽。

(責編:李源(實習)、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